突厥人也不傻,虽然没有中原的王朝,历代相传成体系的兵法传承。
但这并不妨碍人家也懂得,扬长避短、避实就虚的套路。
他们突厥人的长处是什么?
那不就很明显,是长在马背上的民族吗?
简单说,他们的优势就是骑兵,而骑兵的优势就是在于难以抵御的冲击力,以及无与伦比的高机动性,
既然冲击力不足以冲垮大乾的军阵,那么发挥骑兵高机动性,在大乾与草原漫长的边境线上,来回穿插强烈也是挺好的。
而为了防止被大乾的军队伏击、堵截,突厥人却是很鸡贼的把队伍化整为零,原本十多万的骑兵,除了留守本部的之外,却全部分成了1000人一支的小骑队。
这种不大不小的骑兵队伍,对于大乾边军来说可就太难防御了。
去的部队少了堵不住、追不上、打不过,派去的军队多了,人家直接打马就溜,完全不和你接战。
这也是突厥能凭借着那么点儿体量,与大乾在边境上纠缠了近十年的最大依仗。
但是这种小队游击的战术,却不可能是没有缺陷的。
很明显的缺陷就是,突厥也只能在边境上与大乾纠缠。
在边境上人烟稀少,可控他们这些个骑兵队闪转腾挪的空间巨大。
但这种千人的骑队若是敢深入大乾内地,那别说他们连根毛都抢不到,而且还会被各地的驻军围追堵截,最后绝对是全军覆没的下场。
毕竟大乾的各地驻军,那也是经常轮换到战场实训的,虽然战斗力比只主战部队可能要弱一些,但也绝对比之前的历朝历代的主力部队还要强。
所以虽然很不想,每年都冒着人员伤亡,物资消耗,在边境上与大乾拉扯。
但是那场罕见白灾造成的伤害,却让突厥一直都缓不过来。
也就每年扒着大乾边境“吸血”,才有足够的物资保证大部分族人安全过冬。
但也就仅止于此了,边境本就贫瘠外加他们能够强烈的范围,也有一定的限度。
所以看似是年年抢,但实际上还不如以前的历代,游牧民族南下打一次草谷的收获来的丰盛。
但是突厥也陷入了死循环,抢一年还能勉强维持部族的延续,不抢那就只能等着冬天继续大幅减员。
事实上,突厥人也愁哇,已经连续抢了好几年,这眼看着边民都逃的差不多了。
随着愈发的深入大乾内地,他们的伤亡也愈发的大。
如果没有什么改变的契机,连年的抢掠对于突厥来说,也只是饮鸩止渴、苟延残喘罢了。
竭力部愿意与大乾暗中达成协议,也是老早就看到了前面没路想寻求改变,找到一条突厥继续延续的生路。
抢劫这种事儿没有长期干的,但是生意贸易却是可以长期维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