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檀提出的这个问题,在苏晋江脑中勾起了纷乱的回忆。起初模模糊糊,逐渐变得越来越清晰。
有些画家喜欢在自己的画作之中隐藏下独一无二的密码,作为一种特别的“签名”。
同样的,有些作者也喜欢在自己的文里早早隐藏好结局。
苏晋就是这么一个作者。
何许经常自问,为什么自己会对苏晋动杀机。
如果只看表面,那天发生的事情完全是一时失手造成的意外。
苏晋站在天台一角,整理花房的塑料布。地面落了些薄薄的雨雪,又湿又滑。
然后,他们之间起了一点争执。
说是争执,其实根本微不足道。何许都记不清引发他们争执的原因到底是什么了,似乎是关于公司的什么事务。他只记得,自己突然间脑子一热,就仿佛那一瞬间有恶魔经过。人还没有反应过来,手就自作主张伸了出去。
回过神来的时候,苏晋先前站立的地方已经空了,只有一盆开满碎红苞蕾的长寿花在轻轻摇摆。
事情的过程,真的就只是这样而已。即使当时还有第三个人在场亲眼目击了一切,何许也可以坚持说,这纯粹是一个意外。
然而,假如真的只是这样而已,那么当何许发现苏晋并没有死,而是穿进了文里的世界时,他应该欣喜若狂地想办法拯救苏晋才对。
就是在何许下决心追杀苏晋的那一刻,他突然明白了,自己从小到大对苏晋怀有的那种情绪究竟是什么。
是的,那是嫉妒。
虽然这份嫉妒一直掩饰得很好,好到连何许自己都没有觉察。
当苏晋还是那个高高在上的富家公子的时候,这颗种子就在何许心底埋下了。但人具有一种非常奇妙的特性:嫉妒通常只会产生于等级相近的双方之间,如果双方的差距判若云泥,它反而会被稀释到几乎不存在。
只是,“稀释”并不代表真的不存在。倘若有朝一日,双方的差距没有那么大了,嫉妒便会成倍地反弹。那些墙倒众人推的事情,往往就是在这样的状况下发生的。
当苏晋成了一个跟何许相似的普通人,可又处处比何许强了一头,何许的感觉就开始变得日益微妙了。
人心是复杂的。一方面,何许尽了一个朋友该尽的义务,在许多方面帮助苏晋,包括跟苏晋合作写文。
做这些事的时候,何许的动机的确是真诚的,并没有不良企图。然而另一方面,又有这样一个根深蒂固的念头时时刻刻盘踞在他内心——
我不会再让你有重新超过我的那一天。
正是在这两种截然相反的心理的驱使下,何许总是做出一些自相矛盾的举动。比如,他倾尽自己的经验教苏晋编织剧情的技巧,可是每当苏晋产生了一些奇特的构思,他又会用“异想天开”来打击对方,哪怕他实际上认为那是一个很好的点子。
某一天晚上,他又和苏晋讨论起了一篇新文的大纲,商量着应该用怎样的结构来写这个故事。
苏晋照例异想天开:“我觉得,对于作者来说,小说里的角色其实是以三种状态同时存在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