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得到了外婆的热烈欢迎。太婆也颠着小脚忙忙地帮忙拿好吃的,她老太婆就喜欢小贝这个姑娘,笑起来甜甜的又有礼貌,比家里几个疯疯癫癫的丫头不知道可爱到哪里去了。虽然农忙,外婆还是准备了一大桌子菜,听说小贝前一段时间受伤了,家里忙没有时间去看她,外婆正感到内疚呢。
周品正也不是第一次上易家了。作为合伙人,逢年过节的时候易二哥也请他到家里吃过几顿,易家对这个高高大大的浦海小伙印象很好。听说了他和杨小贝看对眼了,莫名觉得小贝是自己人的易家众人也很是琢磨了一阵,最后得出结论——这小伙子不错,配得上小贝!
和杨家不一样,易家对周品正的了解要详细得多,知道他不是个油嘴滑舌的,又能干,家里又不错(看在当官的叔叔份上),这年头家里都是男人做主,在他们看来,既然周书记都不反对,对小贝的印象也很好,还有什么好担心的?只是他们却不知道,在浦海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有一种叫“浦海大妈”的神奇生物。
这次跟着杨小贝来家里帮忙,这叫怎么说的?咱们不差这么个人,但这份心意在这里,那真是把易家当成正经亲戚在走动了。既然这样也不能再见外,外婆二话没说,就安排周品正下地干活,至于杨小贝,那是怎么也不肯让她去地里的——脚上伤口还没有好,你瞎凑合啥?
说的也是,杨小贝也就是看大家都忙的热火朝天的,自己一个人在边上不自在而已。连几个小的——姨妈和小舅都下地去了,大一点的帮忙抱割好的稻子,装到竹筐里。等男人们挑到家门口的稻场上倒掉,再回来换空的筐。小一点的负责捡稻穗,一点一滴都是粮食,务必不能浪费。
女人专门割稻谷,这是相对比较轻松的工作,弯腰,保持身体前倾,左手薅起一把稻谷,右手挥舞镰刀“刷”的一下就是一片稻子,割下来顺手堆成堆,让后面的人好装筐。大家一边说笑一边埋头苦干,因为要一直保持这个姿势,时间长了腰酸背痛是免不了的。
不过这点苦头对农人来说是毛毛雨了。周品正和舅舅、外公们一直挑担子,这才是真正考验技术的时刻。要知道扁担是两头窄,中间宽,老家不产毛竹,都是用木头削制的。中间厚一些,到了边上却削得很薄。在承受了一百来斤的重量后,那边上就显得十分锋利,坎在肩膀上一个不好就把皮磨破了。
周品正力气倒是大把大把的,可惜他有力不知道怎么使,肩膀没有习惯担重物,不一会就疼得不敢挨扁担了。偏偏别人比他矮得多,还挑着重担健步如飞,他又拉不下脸来说担不起,只好用手垫在扁担下面走,那姿势,别提有多别扭了。
二舅很快就发现了他的不对劲,嘲笑说,“小周啊,这扁担看来要在咱家好好学学,要不然以后到了杨家,这把式杨叔可看不中!”田埂上来来往往的汉子都哄笑起来,毛脚女婿什么的,在他们这些过来人面前那是要被好好笑话的。
嘲笑归嘲笑,百忙之中大家还是停下来指点他担扁担的技巧——天知道他学了要干嘛?周品正也不生气,不会就是不会吗,当年他在做装卸工的时候,最多也就是肩抗手提,那个时候好歹都是有推车的,只不过是装车、卸车要出力气。哪像现在这样,十来亩地的稻谷,连皮带水的,近的也要一里路,远的要好几里都是这么一担担的挑回去的。
尽管得到了指导,但是他肩头到底没有本地人那层从小练出来的茧子,到了晚上回去的时候,开车子方向盘都几乎转不动了,通得龇牙咧嘴的。等到了家杨小贝易检查,嚯!又红又肿,好家伙,跟健美先生一样都鼓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