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弟 > 玄幻奇幻 > 中国原生文明启示录 > 中国原生文明启示录__63

中国原生文明启示录__63(2 / 2)

其五,组织大型战役的合成能力,及其所能达到的摧毁烈度;

其六,战争智慧的发展程度,兵学典籍的丰富深邃程度。

只有对一个时代的战争水准有了相对全面的了解,才会理解一个时代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战争文明——战争价值观、战争动员方式、对待死亡的态度、对待战俘的普遍原则、军人的社会地位等。这是两个层面的问题。我们先来对战国时代的战争水准,依据上述指数,作一个历史的评估。

(1)第一个指数:各个国家拥有的常备军数量

自华夏世界进入国家时代,夏商西周三代,常备军数量较少,但也超出了世界同时代早期国家的军队数量。夏王国的中央常备军,大体在3万到5万之间;殷商王国的中央常备军,大体在5万到10余万之间;周王国的中央常备军,大体在8万到10万之间。西周时期的诸侯国,则兵力不等,最大的千乘之国,其常备军数量大体在3万到10万之间。

进入春秋时代,周王室的中央常备军数量大大萎缩,加之极少出战,几乎成为可以忽略不计的一方。春秋时代的天下兵力,主要集中于几个大的霸主国——齐、晋、楚、秦、吴、越等,以及郑国、鲁国、宋国等几个较大的实力诸侯国。一般而言,霸主国的兵力都保持在千辆战车的水准,或略有超出,此所谓“千乘之国”。一辆战车附属的步卒,以30人至100人计算,大体拥有3万至10万人的兵力。

进入战国时代,七大战国常备军的数量迅速扩大。依据史料记载的常数,同时参照各国在大战中的实际出兵数量,战国中期七大战国的常备军,大体是三个层级——第一层级,秦、赵、楚三大国,常备军大体保持在40万至60万之间;

第二层级,齐、魏两大国,常备军大体保持在30余万至50万之间;

第三层级,燕、韩两战国,常备军大体保持在20余万至40万之间。

依据《战国策》记载的纵横家对各国军力的评估,七大国的常备军数量还要更大。

这里,我们也罗列一下苏秦等人的评估——秦国:带甲百万,战车千乘,骑万匹,总兵力在100万之上。

楚国:带甲百万,战车千乘,骑万匹,总兵力也在100万之上。

赵国:带甲数十万,车千乘,骑万匹,总兵力接近100万。

魏国:武力20万,苍头20万,奋击20万,厮徒10万,总兵力70余万。

齐国:带甲数十万,参照纵横家的齐魏相当之说,总兵力当在60万上下。

燕国:带甲数十万,战车700乘,骑6000匹,总兵力也在60万上下。

韩国:一云见卒不过20万,一云带甲数十万,总兵力当在30万上下。

在当时信息相对闭塞的条件下,纵横家们的评估虽略见夸大,但已经非常接近于实战出兵数量了。对于大规模的国家军队,数万军力之间的评估差异,纵然在当代条件下也难以避免。所以,在实际上可以忽略不计。我们需要明白的基本点是,战国常备军数量的庞大,在整个人类的冷兵器时代是绝无仅有的。

(2)第二个指数:战争实践表现出的用兵规模

中国古典战争的用兵规模,在春秋、战国、秦帝国三大时代,表现出不断扩大的历史趋势。春秋中期的用兵规模,已经超过了夏商西周三代,达到了以10万兵力为大战常数的历史水平。《孙子兵法》中,有几处说到了这一点。其《作战篇》云:“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用间篇》云:“凡兴师十万,出征千里,不能操事者七十万家。”也就是说,春秋中期的用兵规模,已经达到了出兵10万,须以70万户民众为后援劳作的空前水平。

此后,在战国初期,由于各国着力于内政变法,大战一时减少,用兵规模有所降低。《吕氏春秋·用民》篇记载:“吴起之用兵也,不过五万。”但是,随着变法之后新兴战国的接连崛起,战争的用兵规模迅速扩大,达到了冷兵器时代的巅峰。

战国中期,开始了大规模用兵。以秦国白起的伊阙大战为标志,分为两个大阶段:伊阙大战之前,为用兵规模渐次上升的发展期;伊阙大战之后,为大规模用兵的成熟期。让我们沿着战争实践的脚步,先看看第一阶段的大规模用兵是如何逐渐发展起来的。

公元前405年,魏赵韩三国联合攻齐,大胜,“得车二千,得尸三万”。从齐军战死人数看,这是战国时代的第一次大规模用兵。魏赵韩三方联军,至少出兵30万上下。齐军,则至少20余万兵力应战。双方参战总兵力,第一次达到了50万上下的规模。

公元前364年,秦献公亲率秦军,于石门之战大破魏军,斩首6万。据此推断,秦军出兵,应在30万上下。魏军,则至少以同等兵力应战。双方参战总兵力,至少达到了60余万的规模。

公元前353年,齐军围魏救赵;公元前341年,齐军围魏救韩。这两组作战,分别涉及魏、齐、赵三国和魏、齐、韩三国,其参战总兵力,无疑会更大。两战兵力,史料虽无准确记载,但根据战争实践,两次大战,每战之三方总兵力,都至少超过了70万人的规模。

公元前318年,山东五国合纵攻秦,至函谷关。结果是,秦军获胜。依据当时各国军力,此战也是一场大规模用兵。五国联军至少出动50余万的兵力,秦军至少出动20余万兵力。两方的参战总兵力,应当在80万人上下的规模。

公元前305年到296年,赵武灵王多次率军进攻中山国,直到攻灭中山国。每次大战,都是多路进兵。依据变法之后的赵国军力,显然也都是大规模的用兵。

上述6次大战,是大规模用兵的发展阶段。

战国中期,秦国上将军白起登上历史舞台,大规模用兵跨越到了一个新的阶段。自白起大规模用兵开始,战国中后期的超大型会战,一共有8次——其一,公元前293年的伊阙之战。这次超大型会战,白起统率的秦军,与魏韩联军在中原地区的伊阙之地对阵。会战结

中国原生文明启示录__63在线阅读

最新小说: 金庸群俠 世界版本更新 带着魔尊去种田 怪异收容专家 一世之尊,从遮天伏羲开始 预支未来,修出个人间武圣! 绝美软O被弃,军校众神争她成瘾 全网黑后,修仙种田带飞祖国 从民俗论坛开始,编造镇物 盗墓:悟性逆天,成就见神不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