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弟 > 玄幻奇幻 > 中国原生文明启示录 > 中国原生文明启示录__43

中国原生文明启示录__43(2 / 2)

紧接着,秦王嬴政发动了向东方六国进军的统一战争。

这一历史进程是——公元前230年,也就是秦王政十七年,秦国灭韩。

公元前228年,秦王政十九年,秦国灭赵,六年后肃清赵国王室残余势力。

公元前226年,秦王政二十一年,秦国破燕,四年后灭燕,肃清燕国王室残余势力。

公元前225年,秦王政二十二年,秦国灭魏。同年,秦军第一次攻楚失败。

公元前223年,秦王政二十四年,秦国灭楚。

公元前221年,秦王政二十六年,秦国灭齐。

至此,战国时代结束,秦帝国时代开始。

3.冶铁工业:战国时代的生产力跃升

战国时代的基础变化,首先是生产力的大幅度发展。战国时代的生产力,已经进入了成熟的铁器时代。所谓成熟,主要表现为两个基本方面:一是冶铁技术的高水准化,一是铁器应用的普遍化。就冶铁技术方面说,主要进展在五个方面。

首先,是鼓风手段的发展。

春秋中期,炼铜的鼓风设备,是在固定的炼铜竖炉的炉缸部分设置一到两个鼓风口,由人力扇风,或由一种规模相对较小的皮囊送风。进入春秋末期与战国初期,皮囊鼓风很快成为炼铁送风的主要形式,鼓风的皮囊不断增大并成排使用拉杆;故此,送风力度大增,炉膛温度大大升高。这种大型化的拉杆牛皮囊,已经在战国时代普遍使用,使当时的冶铁技术获得了大幅度提高。

这种大型皮囊的形状,犹如骆驼峰,囊内有木条框架支撑,并延伸出粗大的长杆把手与大皮囊固定连结,这就是送风管。如此,外部由人力拉动长杆把手,大皮囊就随长杆把手不断大幅度地胀大或收缩,强大的风力便被送入炉膛。炼炉内的燃料随之充分燃烧,温度大大增高,熔化金属的能力与速度较前则大大提高。

这种鼓风设备,因为是由特大的牛皮囊制成的,所以当时社会就给它取了一个原本是大口袋的名字——橐。又因其送风管是数量不等的长杆把手,类似于当时一种多管的管乐器——龠,它又被合称为“排橐、冶橐、橐龠”。其中,“橐龠”之名因大思想家老子的使用,普遍地流传于后世。老子将整个天地之间的大呼吸状态比喻为橐龠,说:“天地之间,岂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后世有清代学者魏源,对“橐龠”的解释是:“外橐内龠,机而鼓之,致风之器也。”

第二大进步,是铸铁冶炼术的发明。

铸铁,就是后世所说的生铁。与生铁相对的,是原来的熟铁。此前,由于炼炉小,送风设备小,炉内的木炭火温度不够,铁矿石便不能充分快速地熔化。去氧还原的铁料出炉后,是一种表面粗糙、夹杂大量渣滓的成块的海绵状物体。古人大约以为,出炉的红彤彤的铁与蒸熟煮熟的食物相似,于是呼之为“熟铁”。这种熟铁,需要经过长时期的锻打,才能得到较纯的铁块。这种炼铁方法,因出炉铁料呈现块状,后世称为“块炼法”。

进入到春秋时代的晚期,由于鼓风设备的改变,以及炉体的扩大,铸铁技术出现了。铸铁术的基本点,是能够使出炉的铁料直接熔化,成为渣滓很少的液体状的铁水。如果将铁水直接浇灌进铸范,铁器就一次成型了。这种改变,大大提高了冶炼行业的生产率,对于铁器的普遍使用,具有决定性意义。这一伟大发明,比欧洲早了1900多年。在欧洲,块炼法一直延续到14世纪水力鼓风炉的出现,才有了铸铁技术。

第三大进步,就是铁器铸造工艺的大幅度提高。

铁器铸造,是将所需铁器按照实用要求高质量完成的技术实现能力。在此前的夏商周三代,中国已经实现了高水准的青铜铸造工艺,留下了许多令我们惊叹不已的大型青铜礼器,以及无数的兵器与实用物件。进入春秋战国之交,铁器铸造工艺直接继承了青铜铸造工艺的优秀传统,并且实现了很大的突破。

铸造工艺的突破与发展,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其一是铸范原材料的发展。铸范,就是预先制作好的器物模具。铁水浇进这一模具,便铸成了一件铁器。青铜时期的铸范,一般都是陶制的。进入战国时代,不但保留了陶制铸范,还创造出了铁制铸范,当时称为“铁范”,是用一种熔点很高的白口生铁铸造成的。它既是一个铸件,同时又是铸造铁器的模具。铁范的优势,一是因原材料的质地硬度高,而且洁净,能够使铸件形状稳定,并达到细部的精致;二是可以反复使用,不像陶范一次性使用后便要毁坏废弃。

其二是铸范形式的发展。青铜时代的铸范,大体都是“单合范”。这是一种要依托平板的铸范

中国原生文明启示录__43在线阅读

最新小说: 金庸群俠 世界版本更新 带着魔尊去种田 怪异收容专家 一世之尊,从遮天伏羲开始 预支未来,修出个人间武圣! 绝美软O被弃,军校众神争她成瘾 全网黑后,修仙种田带飞祖国 从民俗论坛开始,编造镇物 盗墓:悟性逆天,成就见神不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