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要去辽东和满清作战,罗虎又想到了卢常捷,这老汉参加过浑河大战,作战经验丰富,而且就凭一身凛然的风骨,就能在军中形成一股精神力量。
想到这里,罗虎赶紧出去追卢常捷,这老汉还未走到自己那间简单的窝棚门口,就听到罗虎在身后大喊:“老人家留步,我还有话说。”
卢常捷转身问道:“将军还有何事?”
“请借一步说话。”罗虎把卢常捷带到河边,在这里俩人说话别人听不到。
“老人家,既然你不愿让儿子与明军作战,那么对付东虏呢?”罗虎道。
“你们……你们要……”卢常捷一听说要“对付东虏”立即变得神色激动,好似有一种许久的渴望涌上心头,已经按捺不住了似的。
“老人家,本将军本是受了大顺皇帝的旨意去辽西夹击吴三桂,但考虑到满清会趁我华夏内乱而顺着辽西走廊入侵,届时我部将两面受敌,孤立无援,所以……我的想法是,直接攻击辽东,迫使东虏回师,如此一来,山海关不至于落于东虏手中。老人家,你也知道此关的重要性,若无此屏障,华夏危矣。”
卢常捷陷入了沉思,他自然不希望李自成能攻下山海关,但这个关系到民族命运的关隘要落在满清手里,后果更是不堪设想。
在大明和整个华夏命运的比较下,卢常捷权衡利弊,判断与罗虎一致,即认为满清才是他们共同的敌人。
而且对于卢常捷来说,当年的兄弟死得无比英勇,让他这些年都羞于回到浙江老家,也不愿回到明军系统任职。浑河之战后,他在辽南找了一家农户,娶了人家的闺女默默生活下来,之后辽东半岛被满清彻底占据,他也只能带着全家渡海,流浪在山东、京畿等地,
虽然早已有了儿孙,但心中那份回到辽东战场,与鞑子再战一场的心思还是在这一刻被点燃了——现在有一个机会,能再次回到辽东,与曾经的敌人再较高下,这足以让这位老英雄心潮澎湃。
“这位将军,可否把你的方略说与老汉听听。”卢常捷道。
罗虎也不瞒着他,把所有想法都告诉了对方。
“东虏认为目前是他们入住中原最好的机会,所以他们会倾巢出动,而我等此去,即避实就虚,从沿海登陆,一路向北,直逼沈阳,这样或许可以迫使满清军队回师,我华夏的这场浩劫或许可以迎刃而解。”
卢常捷脸上洋溢着难言的兴奋,他渴望回到辽东,他渴望再次战斗。
双方一拍即合,这好汉不光答应自己随军,还要求一家子都跟过来,他老伴已经过世了,但是膝下有两个儿子,若是上战场,还可以贡献一子出来上阵杀敌。就性格方面,他更喜欢小儿子卢海,卢海刚毅果敢,颇有自己当年的武勇。
“将军,小老儿虽然年迈,但之前浙军的操典制度还都记得,若将军信得过,小老儿定然能给将军练出一支强军来。”
罗虎对戚金的那支浙军也有所了解,戚金和大名鼎鼎的戚继光有亲属关系,戚金的队伍虽然不是正牌的戚家军,但也算一支旁支队伍,善于结阵,善于使用火器,临危不乱,能打硬仗。
就说浙军都善用的鸳鸯阵吧,这是戚继光研究出来的一种冷热兵器交替时期的强大战斗组合,曾经在和倭寇作战中战损比达到一比一千,如果卢常捷能练就出一支这样的队伍,能丰富自己军队的兵种。
罗虎当然希望自己的军队的兵种能走向多样化,他之前的队伍以冷兵器为主,部众虽然悍勇,但是明显已经跟不上时代了。
李自成并非一个重视火器的统帅,而他以后的对手满清八旗却恰恰相反。满人的首脑不仅保持了突击力量能够近身作战,在火器方面也紧紧跟上大明的军队,他们的火器水平是远远超过大顺军的,在以后大顺与满清的战斗中,李自成定然会被火炮火枪搞得焦头烂额。
另外卢常捷在这些运河纤夫中威望很高,罗虎在这老汉的介绍下,招收了性情秉性良好的新兵三百余人,以卢常捷为营管,成立一支新军。由于郝有义领衔的火器部队也有三百多人,一旦进入战场需要近战兵种保护,也暂时编入卢常捷的新军营内,归他节制。
经过通州城后,罗虎的队伍壮大了不少,不但战兵多了好几百,这些兵拖家带口还让家属营多了二百多口子,多一个人就多一张嘴,罗虎手里的四十万军资已经用去不少,粮草什么的目前还算充足,到了天津之后还能补充一些,但要是渡海作战后必然维持不了多久。这也更坚定了罗虎的打算,等到了辽东,必然要与满清的角色发生一个反转。原先满清八旗是劫掠者,出征不用怎么带军粮,他们在崇祯十七年之前就五次入关,每次都是杀到哪里就抢到哪里,就地补给。而这一次,他罗虎也要学学,结结实实弄点好处来。
新军的武器装备还没有全部到位,军装什么的就更无从谈起,这些人仍旧穿着破破烂烂的衣服,随着震山军走在前往天津的官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