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弟 > 都市言情 > 我的系统不正经顶点 > 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与时俱进

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与时俱进(1 / 2)

鸦片战争后,也就是1840年以后,大量金银外流,尤其是八国联军侵略我国,很多贵重工艺品被掠夺出国。

金银工艺因而停滞不前,特别是鬼子军队入侵我国,使花丝镶嵌行业,处在岌岌可危的境况中。

而辛亥革命以后,宫廷艺术流向民间。

这个时期,或许是因为制作这些宫廷艺术的匠人增多,就更加进一步刺激了技术的提升。

在这一时期,不要看是宫廷艺术走向民间艺术,就认为是技术的衰落。

事实恰恰相反,宫廷艺术从此不在高高在上,而是进入千家万户。

这更进一步让所有工艺,都呈现一种百家争鸣的状态。

有竞争,就有进步,所以这一时期的各种工艺,都处在一种急速上升状态。

当时,民间的金银店铺很多,各家店铺的工艺已经是真正的百花齐放。

这时单单是一个花丝工艺,就可分为好几种:花丝、实镶、錾花、烧蓝、点翠、制胎蒙镶等工艺。

神都前门一带是“首饰楼”集中的地方,已形成前店后厂的形式。

当时首饰发展很快,也出现了一些行业中的顶尖人物。

如人称“花丝王”张聚伍、艺人于海、赵子元、王子厚等,都身怀绝技。

可惜,也就是在这最鼎盛的时刻,国内陷入动荡。

也让这些大师流离失散,如果不是有着隋侯之珠,他们的手艺,就全都失传了吧?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宿命的轮回,让国内出现盛世之后,就是急速的衰落,这是由国家实力决定的,人力不可挽回。

因军阀混战、鬼子侵略、我国内战等,导致社会动荡,市场萧条,人民流离失所。

花丝首饰艺人失业、改行,挣扎在贫困中。

著名的“花丝王”张聚伍,就饿死在回乡途中,花丝首饰陷入绝境。

直到1949年以后,我国政府对工艺美术行业采取低利贷款,供应原材料,统购、包销等一系列措施,组织起生产合作社,情况才有所改变。

建国之后有了国家支持,此时产品种类、表现手法、造型等方面,都有了较快的发展。

花丝镶嵌行业于1956年实现了合作化,也直到此时,这种工艺才真正开始腾飞。

神都政府将散落于民间的身怀绝技的“细金艺人“,重新组织起来,先后成立了“花丝生产合作社“、“镶嵌生产合作社“等工艺企业。

到了1958年,二社改组合并,在通市孔庙遗址上,正式建立亚洲最大的首饰厂“花丝镶嵌厂“。

也是在此时,这家工厂成为我国制作花丝镶嵌工艺品的主要生产基地。

它专门生产传统花丝工艺品,并担负着神都地区首饰出口任务的。

1960年成立了神都工艺美术工厂,内设一個花丝车间。

1971年又成立了神都首饰厂,也是在此时,陈文哲才发现,不止是他想着利用这种顶级工艺,成立首饰工厂,原来国家早就在做。

只不过,好像这种工艺的奢侈属性,他们没有发挥好啊!

再加上时运不济,或者是被人针对,反正是到了改开之后,它反而消失了。

明明有着最顶尖的工艺,最奢华的属性,却没有打造出最顶级的奢侈品品牌,这就是对于顶级工艺的浪费吧?

当然,运营不行,工艺却属于真正最顶级的。

上世纪50年代,经国家批准复制定陵出土的皇冠、凤冠,就由神都花丝镶嵌厂研究室薄世友等主持制作。

工艺精细度和仿真度,都获得文物、考古专家好评,仿制作品现藏于国家博物馆。

1985年,神都首饰厂以故宫太和殿内皇帝宝座、台基、屏风等为原型,制作了银花丝镶嵌的《金銮殿》工艺美术品。

可惜好景不长,到了上世纪80年代末,西方国家对我国实行制裁,出口订单数量锐减。

从那时起,厂里的经营状况就不如从前,一直到2001年神都工艺美术工厂、2002年神都花丝镶嵌厂先后破产。

自从神都花丝镶嵌厂破产后,原有1000多职工,现在仍然能够从事这个行业的,仅50人左右。

继续从事花丝镶嵌制作的艺人,多是自己组建生产作坊。

原神都花丝镶嵌厂厂长,开创的东方艺珍花丝镶嵌厂。

原神都花丝镶嵌厂副厂长,开创润鑫工艺品有限公司。

他们公司的几位技师,年纪均在50岁以上,也就是说,厂里已经见不到年轻人。

现在花丝镶嵌方面的很多工艺,已经失传了。

由于花丝镶嵌工艺制作难度大,程序复杂,且人才培养周期长,难以形成规模化、系统化的培养模式,这就造成了熟练工匠后继乏人、老龄化严重等问题。

但是,在2007年4月,花丝镶嵌工艺被列入了神都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并被建议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8年6月8日,将“花丝镶嵌制作技艺”正式纳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项目。

最新小说: alpha他蓄谋已久 家兄扶苏 番石榴猎人 单向恋 大秦:从战场捡属性开始变强长生 渣受他动了真心 霍格沃茨之归途 别乱捡男人,会带来不幸!【强取豪夺h,1v1】 光影(1V1) 山衔好月来(小妈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