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间,风头最盛的多尔衮竟成为众矢之的。
更加糟糕的是,多尔衮不仅本人率部亲征,其亲信大臣像阿济格等人,也都随军出征,不在朝中。
面对越发激烈的指责,竟无一位重量级大臣站出来为多尔衮说话。即便真是多尔衮的亲信,此时也选择了自保为上,没做出头鸟。
历史上对多尔衮的清算,似乎有提前上演之架势。
好在顺治帝到底还年幼,尚不到亲政之年,因而无意真的就此铲除多尔衮一派。就算如此,略失惩戒也是必要的。
朝廷下令,出征大军立即停止南下。
相比征讨南方联军,收复山海关,救援盛京自然更加重要。
多尔衮接到朝廷旨意,脸色阴沉无比。他意识到,这一切可能都是敌人的圈套,目的就是阻止清军南下。
至于朝堂上对他的攻讦,也足以引起多尔衮的警惕,顺治帝虽然敕封他为摄政王,但绝不甘心成为一名傀儡皇帝。
等小皇帝长大,就是露出獠牙之时。
这些都不是最紧要的,最关键的是,面对朝廷旨意,清军给何去何从?
正所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当即就有八旗将领向多尔衮建议,不顾朝廷旨意,继续南下,等到击溃南方联军,一切攻讦都将消弭于无形。
“王爷,敌人搞这样的小阴谋,正说明他们心虚,不敢跟我军正面交战。越是如此,我们越不能上当啊。”有目光老辣的将领说道。
多尔衮听了,也有些心动。
可违抗圣旨终究不是一件小事,而且这次攻讦多尔衮的朝臣数量之多,地位之高,都是罕见的。
就算强势如多尔衮,一个应对不当,也可能阴沟里翻船。
如果违抗圣旨,顶风作案,无疑会给那些攻讦之人以口舌,做实了他多尔衮“不忠不臣”之心。事情真要发展到那一步,就算多尔衮率部击溃南方联军,取得大胜,也无法洗刷罪名,难逃覆灭之局。
一个皇帝,即便是还未亲政,他可以容忍一场战争失败,却绝不能容忍有臣子挑战他的权威,凌驾于皇权之上。
这是非常犯忌讳之事。
就算不考虑这一点,仅从军事上考虑,山海关陷落,清朝旧地陷入战火之中,此二事将极大影响军中士气。
一则谁也不知道,在清朝旧地活跃的敌军人数。如果是一支大军,他们大可经山海关南下,直取燕京。
燕京仅有五万大军留守,那是相当危险的。
老巢不稳,前方将士又怎么能安心作战,尤其是充当骨干的蒙八旗军跟满八旗军,九成以上都是燕京子弟。
在燕京,有着他们的妻子儿女。
燕京不稳,则军心不稳。
“不行!”
多尔衮忍下“抗旨不遵”的诱惑,敌人的这个阴谋虽然简单明了,多尔衮却无破解之法,只能乖乖就范。
“即是圣上旨意,又涉及盛京安危,我等不能坐视不理。传令下去,全军暂且停止南下,就地休整。”
多尔衮这是要评估,到底该调多少部队回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