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疆拓土,怎少得了宰相的运筹帷幄之功?”高适狡猾地笑了笑,低声回应,“李相执政的最后这几年,心态一直懒散得很。拨给边镇各地的粮草辎重,屡被克扣。而边镇各地,除了大帅之外,也没人拿得出任何耀眼的功劳。特别是天宝十年的恒罗斯之战,由于葛逻禄部阵前背叛,导致高仙芝大将军进退失踞。粮草辎重尽丧于敌手,两万四千将士最后平安杀出重围者尚不到千人!此战,乃我大唐立国以来少有的奇耻大辱。朝野闻者无不为之扼腕。事后李相虽然多方掩饰,可毕竟难塞天下悠悠之口,也在陛下心里从此留下了一毒刺。据属下所知,这也是高仙芝随后回京师养病,将安西兵马俱交予封常清代管的原因之一!”
这些话,即便不用高适说,哥舒翰心里也非常清楚。自从皇帝陛下即位以来,大唐将士东征西讨,几乎无往不利。然而恒罗斯一战的惨败,却让朝廷颜面尽丧。若是仔细追究其中责任,领军主帅高仙芝固然活该丢官罢职,作为宰相的李林甫恐怕也难辞其咎。毕竟自从此人掌管朝中大权以来,拨往军方的粮饷辎重就一减再减。
如今杨国忠终于成功取代李林甫为宰相,上任之后,想要证明他自己比前任能干,最便捷的方法就是开疆拓土。假若有人能及时送上一两场过得去的战绩,恐怕在杨国忠眼里,将无异于雪中送炭。非但先前再大的嫌隙,都可以一笔勾销。日后待杨国忠坐稳了丞相位置,也会将此人引为左膀右臂。
想到此节,哥舒翰忍不住用力抚掌,“好你个高达夫,不愧是官场老油子,简直把人情世故都读透了!就依你说的办,待明年开了春儿,咱们立刻把弟兄们拉出去,结结实实给杨国忠送上一份厚礼!”
“大帅英明!”“大帅威武!”“打,打,再不打仗,老子的胯下都长肥了!”火拔归仁、阿布思、左车、浑惟明等几个哥舒翰的心腹将领齐声呼喝。老是没仗打,他们早就闲得浑身痒,巴不得早点找个软柿子揉捏一番。
“但是,打哪?”哥舒翰摆摆手,制止了众人喧嚣,“达夫,你接着说,咱们该从哪下手?”
“当然是哪最方便,从哪下手!”高适早就准备好了答案,点点头,不紧不慢地回应。“据属下在阳关城时打探到的消息,吐蕃赞普病入膏肓,其大相与王子之间,好像已经势同水火。这个时候,大帅不趁机宰上他们一刀,更待何时?”
“嗯!的确是个机会!”哥舒翰点头沉吟,声音却不是很坚定。取代王忠嗣掌管河西兵马之后没几天,为了证明自己的才干,他就领军跟吐蕃人打了一场硬仗。虽然如愿拿下了青海湖、大非川一带的几个战略据点,可因为天气和地势等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麾下将士的损失也着实惨重了些。
此战的后遗症至今还没有完全消除,中原文人提起来,便众口一词地嘲笑他哥舒翰好大喜功,拿弟兄们的鲜血替自己换来一件御赐紫袍穿。安西军中数得着的猛将张守瑜和高秀岩二人也先后借故离去。一个回家乡养老,从此懒闻金鼓之声。另外一个干脆直接去投靠了哥舒翰的老对头,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安禄山。
“此乃一举两得之计!”偷偷看了看哥舒翰的脸色,高适继续替对方小心谋划,“开春之后,趁吐蕃内乱南下,只要有所斩获,便可以令杨相对大帅感恩。而封常清之所以急着向朝廷讨要军械补给,想必是准备向西用兵,洗雪安西军当年恒罗斯惨败之耻。一旦他与大食人重新开战,最担心的便是被吐蕃人从背后狠一刀。而如果我河西兵马将吐蕃主力全部牵制于积石山一线,想必封常清也不会忘记大帅的援手之德。他那个人虽然特立独行,可国事和私仇哪个轻,哪个重,想必还能分得清楚!”
“妙!”没等哥舒翰完全理解了高适的建议,忠武将军鲁炅已经开始大笑着抚掌。“姓王的背景再深,此刻也不过是个校尉。在军中能起到的作用有限。如果咱们河西军在安西军西征之前,抢先一步替他解决了后顾之忧,谅那封常清,也没脸再跟大帅计较!”
“嗯——,给我取舆图来!达夫兄,你尽管把你的设想标在上面!”哥舒翰沉吟了片刻,突然把脚一跺,高声命令。
就在刚才那短短的一瞬,他的心思已经转了上百转。直觉告诉他,高适的建议,肯定不止是为了替河西军减少麻烦那么简单。其背后说不定还包含着其他动机。然而,这条计策所表现出来的巨大利益,却让他无法拒绝。正如忠武将军鲁炅所言,有了这份人情,足以令封常清说不出替王洵讨还公道的话来。更重要的一点是,无论对于哥舒翰本人,还是刚刚当上宰相的杨国忠,这都是一场及时的功劳,足以令他们再度携手,前嫌尽弃。
第五章紫袍(九下)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