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书房内,一片安静,落针可闻。
这里是整个大周国最重要的地方,也是大周国核心之中的核心。
如果说玄京城是整个大周国的军机重地,皇宫就是军机重地中的最大核心。
而这御书房,就是所有人碰都不敢碰的地方。
此时,当那黄澄澄的圣旨放到沈白面前时,沈白微微一愣。
他未曾想到,圣武帝会派他来读这封圣旨。
三位皇子都将视线投注过来,落到沈白身上。
每个皇子的表情各不一样。
大皇子和三皇子的眼中闪过一丝复杂且兴奋的神色,而二皇子则是一副无所谓的表情。
他们三人都知道,圣武帝即将步入荒芜禁地,而现在这一封圣旨,很可能就是决定太子的位置。
何人能当太子,何人便是大周国的新皇,掌控着整个大周国的命运。
沈白点了点头,将面前这封圣旨拿到手中,缓缓打开。
既然让他来读,他读了便是,无所谓的。
眼前,圣旨之上,浮现一道道文字。
文字龙飞凤舞,充满着一股皇家的霸气。
沈白大字扫了一眼,随后眼中露出一丝惊讶,视线在三位皇子之中不断徘徊着。
三位皇子被沈白的视线扫到,全都挺直了腰,静待沈白宣布最终的答案。
沈白清了清嗓子,缓缓说道:“大周动荡,群雄环峙,此为生死存亡之时刻,朕令三皇子为大周国太子。”
此话一出,现场一片安静。
大皇子微微握紧拳头,看向沈白的目光中充满了不可置信之色。
他不明白,为什么父皇会选择老三来继承皇位。
论能力,他比老三强,论功绩,他常年累月在边关之中镇守,比老三更有军心。
无论是什么情况,他都比三皇子要强上太多。
本以为这太子之位,早已经十拿九稳,可是现在看来,父皇好像并不愿意自己去当太子。
大皇子有些不甘心,但此刻身处御书房内,他松开了紧握着的双拳,做出一副听天由命的样子,并没有继续表露出自己不甘心的心态。
三皇子直接愣住了,随后满脸惊讶的看着沈白。
他确实是没有想到。
此刻,身为三皇子的他,竟然能够获得太子之位。
毕竟他心中也是有数的。
虽然在父皇的引领之下,熟悉着大周国国内各种要物,但是要论起军心以及作战能力,包括那些战场上的功绩,他是远远不及大皇子的。
他本来已经做好了准备,若是没有太子之位,便认了命。
可是现在太子之位,却实打实的传到了他的身上。
二皇子则是一副随缘的样子。
他本就不在意太子之位,他只想潜心修道。
现在这太子之位落到谁的身上,都与他无关。
皇家需要他的时候,他可以在危难时刻付出性命,但若是不需要他,他宁愿在深山老林之中,当一个踏踏实实的道士。
所以对于这个决策,二皇子是觉得无所谓的。
圣武帝将三人的表情收入眼底。
虽然大皇子掩饰的很快,但是作为大周国的皇帝,在察人神色这件事情上有着极高的本事,一眼便能看出大皇子内心深处不甘心的情绪。
“沈白,继续往下念。”圣武帝说道。
他没有解释。
再多的解释也是无用的。
他是大周国的皇帝,是万万人之上的存在,立个太子这件事情,他只要做下决定便可,多余的解释,根本就不需要。
谁不服,可以站出来试试看,能否在这大周国之下忤逆他的圣意。
只要他还活着,就无人敢站出来,而他定下的太子,将会得到大周国高层的拥护。
沈白闻言,点了点头,道:“大周国危难之际,如今,朕不忍心大周国在手中毁于一旦,更不忍心百姓分崩离析,家国不存。”
“沈白自升云县崛起,一路杀伐果断,实力高强且潜力无穷。”
“现令沈白为大周国一字并肩王,掌大周国密令,可先斩后奏,亦可逆伐昏君。”
此话一出,之前本就安静的御书房,再也无法保持安静。
大皇子上前两步,拱手道:“父皇,立太子之事是父皇的意思,我等并无异义,可是这一字并肩王在大周国从未有过。”
“沈大人实力确实高深莫测,可这就给沈大人封了个一字并肩王,恐怕其他大周国高层会心生不满。”
他实在忍不住了。
立太子是圣武帝的意思,他没办法忤逆父皇的圣意。
可是这个决策却让他有些无语。
一字并肩王,这可不是说说的。
这位置几乎可以说得上是和皇帝平起平坐了。
更何况后面还有一句可逆伐昏君,这就代表着会给皇帝头上悬一把利剑。
他虽不是太子,但却手握重兵,就连皇帝也要和沈白平起平坐沈白,对他来讲,将会是一座极难越过的高山。
三皇子没有说话,看向沈白的眼神中,带着一丝复杂之色。
起初,他认为沈白只是从升云县走出来的高手,就算实力高强,也只把他当做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对待。
可是随着沈白越来越强,身份地位越来越高之后,他知道自己错了。
沈白的强大,不仅在体现在他的实力上面,更是体现在他无与伦比的潜力之上。
对于圣武帝这道圣旨,三皇子没法说什么。
他和沈白交流虽短,但却知沈白的性格,知道沈白并不是贪恋于权势之人。
这一字并肩王,或许是自家父皇用来激励自己的。
若是父皇走向荒芜禁地,而自己坐上了大周国,必定要面临动荡的国家。
若不披荆斩棘,勤奋努力,很可能沈白便是亲自斩他下马之人。
但三皇子对于这个决策,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
若无法带领大周国走向强盛,他这个皇帝当着,也是愧对曾经立下大周国的各位先烈的。
圣武帝扫了大皇子一眼,淡淡的道:“你是在质疑朕的决策吗?”
大皇子赶紧拱手道:“儿臣不敢,儿臣只是觉得父皇这个决策稍有不妥,若父皇觉得可以,那便可以。”
说到这里,大皇子的额头已经浮现出了一丝丝的冷汗。
他恨不得给自己一巴掌,为自己的冲动负责。
刚才一时忍不住,这才想起自家父皇从小到大对他们便是严厉有加。
他最不喜欢的,便是他们这些当儿子的忤逆他的意思。
圣武帝缓缓说道:“朕自从消灭前朝之后,从未错过,设立天下诸侯,也是因为当时国力不稳,朕需要他们替朕去守卫整个天下。”
“后续出现这些事情,也在朕的考虑之中,所以朕设这个太子,设这个一字并肩王,自然有朕的做法,你等虽心有怨气,但却不可将这怨气撒出来,令大周国百姓寒心。”
此话一出,三位皇子立刻躬身答应。
自小他们便在圣武帝的威严之下生活着,对于圣武帝说出的话,没有任何忤逆的心思。
随后,圣武帝挥了挥手,说道:“你们三个先下去,沈白留下,朕还有事情要与他细说。”
三位皇子对视一眼,齐齐点头,出了御书房。
御书房外面,陈公公还坐在椅子上,淡淡的喝着茶水。
当他看到三位皇子走出来之后,看了三位皇子的表情一眼,微微摇头。
早在今日早晨,他便已经知道所立的太子究竟是谁。
他虽不清楚圣武帝为何要做出这种决定,但他作为当初的开国之人,对于圣武帝的任何决策都是拥护的。
此刻,三位皇子的表情收入陈公公眼底之后,陈公公知道二皇子可能没什么。
二皇子只是痴迷于修道罢了,唯独这大皇子就显得有些阴沉了。
后续会发生什么事情,就是陈公公也不知道。
但此刻从三位皇子的表情能够看得出来,大皇子是心有不服的。
三位皇子好歹也是皇家中人,走出御书房,没过一会儿,便将心思全部收起,随后又和陈公公打了声招呼,这才离开了御书房的院子。
陈公公将手中茶杯放下,又看向御书房的位置,心中暗道:“接下来才是重头戏。”
他知道,后续的事情才是沈白来这玄京城中最重要的事情。
思及此处,陈公公眼中露出了一丝凝重之色。
御书房内。
沈白将圣旨放在桌上,问道:“陛下为何不将皇位传于大皇子?”
他如今早已不是从升云县走出来的小白了,是很清楚如今大周国局势的。
大皇子骁勇善战,且在军中拥有着极高的人心。
这太子之位传给大皇子,反倒是理所应当。
他不明白,为什么圣武帝会做下这个决定。
刚才圣武帝所说不喜欢有人忤逆他的意思,是对三位皇子说的,并未对他说这句话。
沈白知道,自己是可以问出来的。
果不其然,当沈白问出这个问题之后,圣武帝摇了摇头。
“他可以开疆拓土,但绝非守卫大周国最好的人选。”
“他可以是一把剑,但不是能够稳坐朝堂的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