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纳哈出并没有像我以前在义州卫分析的那样,在金山坐以待毙。他除了派兵袭击辽南的明军屯卫、焚烧军粮外,恐怕也会袭击冯胜的后勤辎重。”
“这样以来,原来预期五月底结束的战事估计还会身后拖延,朝廷准备先前准备的两百万石军粮估计也不够。”
“朝廷如果再向北方调集五十万石粮食,江南太仓积粮不到一五十万石。”
“开春以来,长江以北几乎没有下过一场雨,好多地方的夏粮要减产,甚至可能绝收,太仓仅剩的一百五十来万石真不够朝廷救济灾民。这还不算可能引起的民变。”
“辽东因为北伐的关系,储存的粮食勉强能熬到今年秋天。如果不自力更生、丰衣足食,咱们秋收没有粮食,明年一年的粮食都没有了着落。到时候就是蒙古人不来骚扰,辽东也守不住。”
“辽东守不住,朝廷里那帮文官们就要指责皇帝穷兵黩武,要求一劳永逸地放弃辽东半岛。”
“如果彻底放弃辽东半岛,不仅是辽西,就是北平、山东也随时面临蒙古人的威胁。”
“所以,必须利用这次收复辽东半岛的机会,赶快恢复生产。现在江南虽然有了雨水,正在插秧,但辽东气温较低,如果赶紧从山东购买稻种、耕牛,到了端午节,不再育苗,直接抛洒稻种,说不定到了秋天还能收获不少军粮……”
听了朱植的解释,大家脸上的表情显得他们心里更加充满了疑惑:“辽王的解释的确比户部的官员还靠谱,今年全国粮食可能都要欠收。既然屯垦的确是当前第一要务,但为什么又说全都要呢?”
朱植又慢慢解释:
“但是,屯垦必须要有一个相对和平的环境。和平不是消极求和就能得来的。以和平求和平,则和平亡,以斗争求和平则和平存。”
“要想辽东屯垦一劳永逸,必须彻底扼杀高丽染指辽东之心,断掉纳哈出的左臂。”
“无论是鸭绿江以东,还是以西,都是崇山峻岭,谁主守谁占优势。高丽已经占据北元双城总管府及合兰府一带多年,城防坚固。大将李成桂从小在此地长大,熟悉地形。明军如果贸然强攻,并无胜算。”
“但是,如果不给高丽人秀一下肌肉,那高丽人也不会相信锅是铁打的,会随时威胁辽东的安全,我大明军民也难以安心屯垦。”
“最好的办法就是,效仿当年齐恒公率领七国联军,问罪楚庄王的故事,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即可。”
“我料想,那高丽已经出兵两个月,至今没有跨过鸭绿江,估计也是没有十分把握,正在观望。”
“如果我军能借大败元军之余威,逼高丽签订城下之盟,给辽东十年,哪怕是三年的休养生息时间,到时候就可以凭辽东一已之力碾压高丽,进退自如,是战是和,全在我手。”
“现在红崖子距鸭绿江口不到四百里,骑兵两天行军即可到达。再和高丽交涉几日,应该可以在端午节前逼退高丽军。然后北上和朱大能会合,最后和冯胜大军在金山会师,彻底为辽东营造一个安定和平的屯垦环境。”
众将听了,再也不敢相信眼前只是一个十多岁的娃娃,而是像一个运筹帷幄的沙场老将,思路竟然如此清晰,考虑竟然如此长远、全面,听起来也是十分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