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这他还看了下李二,道:“越是在文人堆里混得久的,越这样。”
李二险被口水呛着,辟谣道:“我不这样,我从来不留人住宿,都是吃了饭就送客!”
楚韵一听就明白了,他们京里文人确实这样……
李二干咳两声,转移话题道:“没想到长青县民风如此剽悍。”
楚韵眨眨眼说:“因为谢老爷没念过书啊。”
李二还以为她在说笑,杜容和对自己媳妇的性子很清楚,她能轻飘飘说出来的那指定是真话,于是就问:“县令怎么会不念书?他不是科举出来的?”
楚韵听他们旗人说科举都觉得好笑,,她道:“那年蝗灾当官儿的都怕自己饿死了,一道一道地把粮食截留,等到发到我们乡那边,粥稀得都喝不出米味儿,周围乡除出了不少骇人听闻的案子,后来这些官儿都让砍了头。
长青县差点找不着官儿,这个谢老爷的爹谢财神在我们这儿就是个卖米的,谢老爷生下来落在福窝里睁开眼就知道花钱,闭上眼就说要成仙。谢财神怕他真吃丹药把自己喂死了,于是趁着机会给他花粮食买了个这官儿做,买下来以后,谢老爷不修仙了,说是不顾老百姓死活的人死了也成不了仙,但他也不干什么活儿,有事都丢给师爷做。”
杜容和似乎对能买官感到很不可思议,道:“你们这县太爷也能买?”
“周围很多县令都是买的啊,不然当年哪来的粮吃?”楚韵觉得小荷老师真是皇城待久了,完全不知道外边有多乱。
她来了以后不久就发现了,这会儿科举跟现代高考完全不能比,即使高中也有很多人没事干,地方上有空缺要让谁过去很多时候当地的大官儿完全能做主,尤其是长青县的小县令,基本上就是个人情,老百姓只能盼着做官儿的有些良心,至于他们读没读过书,不重要。
楚韵:“有时候老百姓还会求当地看起来比较好的地主去买个实权官儿当。”
李二是个老油条,知道的事比杜容和多一些,他还差点抄过一些大蛀虫的家,对这件事,他的第一想法是:要把他们都举报了。
但看楚韵对谢老爷并没有多大怨言,他把话咽回肚子里,道:“谢老爷把县里管得还不错?”
楚韵想了想,道:“他什么都不管就是最好的官了,各个乡现在都是里正他们自己在管,有时候县城出了大事,谢老爷的师爷还会把里正叫过去问问怎么办。反正,危害比前头那些蛀虫小多ῳ*Ɩ 了,胡里正说,就当咱们花钱养了一张嘴呗。而且要不是谢老爷当官儿,我还不敢来呢,有他在,今儿这事儿准成。”
但这样把权力算交出去也不好,比如要是乡里有人犯了大案,再怎么自治以前也有县太爷管,现在长青县这里空了一节,那发生冤假错案的概率也就大了很多。
不过跟以前那个把粮食藏起来自己吃看着乡人饿死的县太爷来说,会发米下来的谢老爷就成了活菩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