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民圈的一亩三分能种多少东西?用亩产五百斤的粮种去换绝对不亏。
一个小媳妇就问她:“这个粮多少钱一斤?”
楚韵说:“十七文。”她不是官不收俸禄,不不可能牺牲自己的利益去发善心。
她能给的只是一个机会,别人要不要就不是她该管的事,她还没那么多粮呢。
小媳妇惊呼:“好贵!”
楚韵不觉得贵,这是她耗尽心血才弄出来的种子,她说:“这个亩产能有五百斤,如今你们地里种的都是三百斤的粮,还是一季稻,我这个是两季稻。要是种这个,这些自留地被收回去,家里的收入也不会变少。”
她这么一说,大家就有些心动了。李家的稻子大家都知道亩产高得惊人,谁不眼馋?可人家不给他们分,说偷偷种了就要推钱倒田。
简奶奶问:“你说的是真的?奶奶别骗人,要是买了稻子种不出来,我就只能寻根绳子吊死了。”
楚韵笑:“我骗你的干什么?你们去野牛沟打听,他们那边今年夏天种过这个稻子,这东西都是我和他们一起捣鼓出来的,要是不放心我,总该放心他们吧?实在不行,拿着家里的东西试着过去换一换,没准儿人家也能卖。”
想了下楚韵又说:“你们要是有新奇的植物,拿了过来给我瞧,我要是收下,三株换一斤稻。”
看她说得信誓旦旦,媳妇们也信了大半,只是地里的事,他们做不了主,跟她商量:“过几日我们再回奶奶话。”
野牛沟很近,跑过去问一趟也就几个时辰的事。
简奶奶看楚韵平易敬人,心里也不能不把她当回事,就带着几个媳妇小子亲自去河里摸了几篓子胖肥螃蟹上来。
这种河蟹是青壳的,蟹黄没有大闸蟹多,蒸出来是粥状,有些稀,但很鲜甜!楚韵一直觉得河蟹的黄比大闸蟹的好吃!
简奶奶让人捉过来的蟹,个顶个都有二两重,她还下了本儿,切开裹了面粉亲自用那个小铁锅给楚韵炸了几个。
比起炸鸡腿,楚韵当然更喜欢炸螃蟹。
公蟹这时已经出脂了,掰开白白肥肥的一团,半透明状,吃着比蟹黄黏牙,有点像三不沾的口感,不如蟹黄香,但也别有风味。
何妈吃着新鲜,想着楚韵爱吃味重的,提了两篓子回去倒了两罐甜酱和年糕,把蟹身用甜酱焖了,又跟年糕和毛豆一同炒了才提出来。
楚韵吃得满口生鲜,跟周围农妇也分了一些。
这种重口的味道,其实古代人吃不惯,一吃就打喷嚏流眼泪。
楚韵以前还想过弄点儿麻辣烫什么的发家致富,一是没辣椒,二是逼人家古代人吃重口的东西就如同往广东人的肠粉里撒满辣椒面,都是丧尽天良的事。
这个甜酱只放了一些花椒粉提味,大王庄的妇女吃了都受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