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节(1 / 2)

崇文门监督,属于是兼职的差事,而不是职官。就和直南书房一样的性质,属于差遣中的一种,本身并无品级之分。

因为,直南书房的差事,并未被免。

所以,玉柱抱着站好最后一班岗的认真态度,一直伏案写节略。

直到用罢了午膳,玉柱这才拜别了轮值的李光地,进乾清宫找老皇帝下棋去了。

“老爷子,我才进南书房刚满一个月呢,太早了点吧?”

在私下里,玉柱显得很随意,家里怎么对佟国维的,如今就怎么对康熙。

偏偏,康熙还挺稀罕他的这一套,不仅不管他,反而还经常性的有所配合。

魏珠这个阉货,在一旁,彻底的看傻了眼。

“唉,我一直想拔了策妄阿拉布坦这颗毒牙,只是苦于国库没银子啊。”康熙叹了口气,说,“你答应过我,你来当崇文门监督,至少可以拿回三十万银子的。”

玉柱差点气笑了,这不是耍无赖嘛?

他只是给康熙详细的算过一笔帐,只要按照他的手段来搞,三十万两每年的税银,便可轻松落袋。

结果,到了康熙的嘴里,就成了他的承诺了。

老皇帝耍无赖,玉柱找谁说理去?只能硬着头皮认了。

“你之前的监督,可都没有钦差二字呀。”康熙有些小得意的往后靠了靠,换了个更舒适的坐姿。

呃,玉柱想了想,康熙确实说的很有些道理。

有钦差二字,和没这两个字,待遇有如天壤之别!

钦命监督崇文门,钦差的身份,见官大一级。

那怕是世袭罔替的亲王,或是皇子阿哥当面,玉柱也只须拱手行礼即可。

说句大白话,康熙实在是穷怕了。老皇帝自己不擅长搞钱,手下也是一大堆不会搞钱的嘴炮大臣,被迫之下,只能试探着重用玉柱这个毛头小子了。

历史总在雷同。

这就和乾隆试探和绅的真本事一样的性质,康熙就是想看看,是骡子,还是骏马也?

“老爷子,我要整个税关的大权,章程我定,委员我派,差役我命。您若是答应了我,别说是三十万两银子,就算是五十万两银子,我也可以按年上缴。”

玉柱才不傻呢。皇帝缺钱花的时候,不趁机讨价还价的要权力,更待何时?

说句心里话,如果不是满朝的文武大臣,都不擅长捞钱,康熙又何必要重用玉柱呢?

所谓的书中自有黄金屋,其实变不出黄金来。

不客气的说,满嘴仁义道德的儒臣们,连夸夸其谈的赵括都不如。他们只会劝说皇帝,尽量节衣缩食,勒紧裤腰带的过苦日子。

问题是,准噶尔汗国和罗刹国,已经步步紧逼了上来。没钱打仗,麻烦就大了呀。

雪域,距离准噶尔汗国,可谓是近在咫尺。万一生变,要打大仗了,银子从何而来呢?

不管是谁,只要当了家,就必然要计较柴米油盐酱醋茶的开销。

“六十万两,一两都不能少。”康熙半像逗趣儿,半是认真的下了定论之后,玉柱知趣儿的闭上了嘴巴。皇帝不可能明说,但是,态度很明显,默许了玉柱去搞钱。

六十万两,搞来了,一俊遮百丑,升官发财!

搞不来,老皇帝就要新帐老帐,搁一起的清算玉柱了。

哦也!

玉柱的奸计得逞也!

崇文门监督衙门,不是步军统领衙门,更不是丰台大营,不过是个收税的小衙门罢了。

只要不涉及到兵权的敏感之事,玉柱自然敢和老皇帝打商量了。

出宫回府的路上,坐在官轿里晃悠的玉柱,不由微微一笑。

康熙非常的好面子,他明明知道摊丁入亩和官绅一提当差纳粮的好处,却不敢去做。只因,怕落下骂名,影响了仁君的气派。

不敢从根子上解决税收的问题,那只能局部性质的裱糊了。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官本位之下,善于经商搞钱的九阿哥,是老皇帝最不喜欢的一个亲儿子。

儒家学说的体系,从根子上说,希望整个社会永远固定的不流动,并天然排斥贱商。

实际上,治乱循环的周期率,根源就在于,社会阶层超级固化之后,上下层彻底失去了流动性。

底层的野心家们,看不见和平上位的希望了,随即揭杆而起。

李闯,洪秀全,孙大炮,皆如是也!

无农不稳,无工不强,无商不富,这三者不可偏废也!

只是,快到伽蓝闫胡同的时候,巡捕营的副将罗兴阿,主动拦下了玉柱的官轿。

“禀二爷,您的府上正门前,站满了人,全是崇文门下的官吏和大富商们。唉,标下也不太方便赶他们走。”罗兴阿搓着手,很为难的禀报了这个比较麻烦的消息。

最新小说: 重生华娱,95小花养成日记 快穿:震惊!满级大佬竟靠躺平上分 带着游戏面板穿越修仙界 诸天从吸功大法开始 骗了康熙 我的哥布林孩子!(高h,人外) 在北宋靠摆摊 神尊大人别来无恙 退婚O对我真香了 同桌小别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