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得知确定的时间之后,爱吃瓜看热闹的百姓,纷纷自发带着板凳,瓜子前来吃瓜围观。
“你说他们会不会跪?”
“呵呵!上面都是硬邦邦的锥子,这一跪身上不全都是孔啊!读书人最软了,不可能会跪的!”
“你又知道读书人软?”
“我家死鬼老公表嫂的堂弟的表哥的嫂子的舅舅的五弟就是读书人啊,呵呵,软不拉几的!”
“咦?!你的瓜子怎能会有高级的草香味?”
“嘿嘿,咱昨天炒瓜子之前,捡牛粪忘了洗手。”
“……”
读书人在这个时代,社会地位是非常高的,而像宋濂这种具有极高名望的老前辈,还是太子老师,地位就如同泰山北斗一般。
但是今天,百姓对他们不仅对他们没有敬畏和仰望的心思和目光,反到对这些读书人指指点点,言语间充满了不屑和不待见!
虽然没人敢上前动手殴打这些读书人,但搬着凳子来看热闹的百姓,一圈圈围住他们,各种冷嘲热讽,自然也钻入了众多读书人的耳中。
现在就差指着他们的鼻,对他们说,我们就是过来看你们的笑话的。
来吧!
开始表演吧!
原本就尴尬的读书人,听到百姓的指指点点,此时他们更是恨不得找个洞去钻。
不过也有脸皮厚且聪明的读书人,比如解缙,根本就不把百姓的话当做一回事,见到百姓手中有小板凳,就礼貌地朝一个百姓拱了拱手,然后说明想要借他手中的板凳一用。
那个百姓,解缙年少,且长得眉清目秀,劝说了一番让他不要站在皇上和百姓的对立面,解缙也欣然点头同意,并说这凳子不是给自己用的,给是给一位老爷爷用的。
成功借到小板凳之后,解缙就把小板凳放在宋濂面前的锥子上面,之后立马躲进了人群。
宋濂见到面前突然出现的板凳,愣了一下,随即就跪了下去。
周遭的读书人,有样学样,其中一个长得丑的读书人,因为看热闹的百姓不肯借板凳给他,为此发生了语言冲突,最后被凳主一板凳拍晕在地。
然后所有的读书人都老实了,见百姓不肯借,纷纷掏出五倍,十倍的价钱向百姓购买。
尽管意见不一,但大明的百姓是非分明,本着有钱不赚王八蛋的原则,最后还是和气生财了。
随着一个个书生打扮的人,举着血书,跪在板凳上,高喊着:“拨乱反正!”
无意之间又创造了一个历史记录——皇宫大门,锥子底下,千名读书人,血书跪小板凳。
……
“皇上,这是以宋濂为首各地读书人呈送上来的血书。”
刘九小心翼翼地把血书堆放在朱元璋的案桌前。
“呵呵!”
老朱冷笑两声,像对待丢垃圾一样把桌前垒起来的血书推到地上。
(过年期间活动比较多,且不得不承认年纪大了,来不了一天两发,只能来一天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