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城很远,最好是花钱找辆牛车送去,偏偏婆婆不愿拿钱,当娘的不顾坐着月子,抱着孩子深一脚浅一脚地走。
孩子的血染透了它的襁褓,女人的恶露也染透了她的裙摆。
她到县城的时候,孩子已经冷了。
女人再也受不住,疯了,然后被家里人拖了回去,关在漆黑冰冷的柴房里。
大家都告诉她,孩子养不活算不得什么,病死了是命。
女人坐在柴房里,就开始想起一个个病死的故事。
穆琼的《求医》找了一个女人做引子,后面却写了形形色色各种人。
这些人或老或少,或男或女,做什么的都有,却也有一点相同,都不慎得了病。
然后……
“这人啊!活得利索,死的干脆,就是最大的幸运了!”
“病了治什么治?要把一家子都拖垮么?”
“这病秧子,怎么就不快点死?”
“这是我从大仙那里求来的神药,治百病的!”
“不过是个女娃娃,死了就死了。”
……
女人想起来的一个个故事,堪称触目惊心。
《留学》的读者,并不是所有人,都接着看《求医》的,但看这个故事的人,还是很多。
而这些人里,除了少数没心没肺的,绝大多数人,都看的非常难受。
“《求医》这书,其实应该叫求医难,老百姓生病,想求医太难!”
“这书看的人难受,偏又忍不住想看。”
“这书写的是生病,更是人心。”
“《求医》里的人,病得不只是身体,还有他们的心,国人要医的,也不单单是身体,还有心!”
……
《求医》这本书,通篇都在写穷人想要治病求医太难,同时,却也将底层百姓的愚昧写得淋漓尽致。
郑维新很喜欢《留学》,对《求医》也同样喜欢,甚至因为曾经去义诊过,《求医》这本书,让他极有感触,每天都要反复看好多次。
他原先,是打算毕业后留在上海开诊所的,那样不仅赚钱多,还非常体面。
但去义诊过一次,又看了《求医》,他突然改变了想法。
他想去小地方开个诊所。
买了新一期的大众报,郑维新怀着复杂的心情将之打开,然后……
今天连载的《求医》,他看着,不知为何总觉得十分眼熟。
这不就跟他们去义诊时遇到的某件事一模一样吗?只是被楼玉宇写出来,那本就让人难受的事情,更让人难受了。
郑维新看着报纸,眉头皱了起来。
等他到了学校,见到孙奕尧,当即说了自己的疑惑。
孙奕尧看了郑维新一眼:“你才发现?”
作者有话要说:今天作者君去看了年出版的民国老课本,发现比我想的其实要好很多……
当然没那么白话是真的~
文里穆昌玉念的就是里面的文章,再节选一篇《逐雀》:红日将下,打麦已完。小雀一群,纷集场上,觅食余粒。数童子立门前,拍手噪逐之。雀闻人声,散入林中。
当然了,原课本还是竖着排版的,并且没有标点只有空格,而且那时候确实缺少儿童读物。
***********
感谢萌萌小二货的火箭炮x,手榴弹x
感谢远去是归途的火箭炮x
感谢cc和阿翡的地雷x,手榴弹x
感谢-道-的地雷x,手榴弹x
感谢左半缘的手榴弹x
感谢…若曦…的地雷x
感谢的地雷x
感谢浅喜深爱的地雷x
感谢秋池的地雷x
感谢轮回的地雷x
感谢大鸡啄米的地雷x
感谢青卿的地雷x
感谢锦御昭堂的地雷x
感谢菜馍苦哭了的地雷x
感谢苗苗的地雷x
感谢我很安静的地雷x
感谢别咬嗷的地雷x
感谢的地雷x
感谢老七的地雷x
感谢茶水水无色的地雷x
感谢西可的地雷x
感谢浮生的地雷x
感谢会唱小跳蛙吗的地雷x
感谢nysjj的地雷x
感谢林疯的地雷x
感谢sophy的地雷x
感谢kidami的地雷x
感谢小透明本明的地雷x
感谢叶子与树林的地雷x
感谢fei的地雷x
感谢然后我和朱一龙在一起的地雷x
感谢呵呵的地雷x
感谢玄米茶的地雷x
感谢的地雷x
感谢杨阳洋的地雷x
感谢墨纪拉的地雷x
感谢幽忧的地雷x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