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那原本还握着刀,多年练武绝不会犯下低等失误的手,此刻一抖,竟然硬是任由宝剑落地。铿锵的哀鸣于室内回荡,却换不回执刀者丝毫的瞩目。
赵匡胤只觉得窒息:
连着三个值得被称为昏君的存在,甚至连在一起,得到了后世人千年罕见的评价。
大宋不亡,这可能是真的,简直没有天理吧。
【讲个地狱笑话吧。
我们都知道,后面的朝代对于前朝的态度向来十分微妙。
比如汉朝对于秦朝的官方态度是“暴秦”,但也出现了汉承秦制这样的局面。朱元璋驱除鞑虏,整个人的观念还是会受到其出身影响,带着元朝中下层文化的影子。
也就是说,后面的朝代对于前朝,往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却也总带点前朝可以被继承下来的东西。
但大怂不说前有没有古人,后是真的没有来者的。】
赵祯一愣,带点茫然地询问出声:
“什么叫,后无来者?”
皇帝一人的声音在朝堂上回响,却没有一个人站出来做出什么像样的回应。
仁宗朝堂上的氛围,第一次如此彻底地开始凝滞。
—
后世人懒洋洋地介绍着他们的敌人。
【辽的主体民族是契丹,也就是个游牧民族。
生活方式和农耕民族的不同,使得他们就算学习了唐朝的文化制度,所构建的政治生态也和唐朝有所区别。
其中最有特色的一个,叫做四时捺钵,也叫做春水秋山。
意思是他们虽然有首都这种存在,他们的皇帝却不是住在首都固定的宫殿里,而是可汗的行帐中。
春天在水边,秋季在山边。一年四季,辽国皇帝都忙着四处巡游和从事渔猎活动,朝中官员也就跟着皇帝四处奔走。
他们在捺钵中与北、南面大臣会议国事,捺钵也就取代首都,成为了政治活动的中心。辽国统治者也就借此加强对地方的统治,弥合南北官员地域和民族上的不同与矛盾。
正是借助这种特殊的体制,使得混合政权打破了游牧政权不超过三代的惯例,继而开创了草原民族长时间统治的先河。】!
第134章
除了一些负责过辽国相关事务的官员对此冷静以待外,不少对于辽的印象只停留在刻板单一的北敌的大臣,都忍不住跟着后世人的叙述竖起了耳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