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殿下。”吕骧这才放下心来。
如果只是这种程度,那还是没问题的。
第二日,侯风就带着拟好的章程来找刘珩。
两人对着章程仔细商议后,刘珩又提了些修改意见。
“子鹏,县试的举办,还要加两条。”
“其一,即便考生人数多,也不允许分几场考,必须一次全部考完。县学若是不够大,那就让县里找地方增筑考棚。”
“其二,有缺考者,无论任何原因,都不能补考。”
侯风思索片刻,便明白了刘珩的深意。
“殿下是担心,有人多次参加或者利用补考舞弊?”
刘珩颔首道:“正是如此。”
侯风按照刘珩的指示,将章程完善后,发给各县,即刻执行。
章程一经发布,就在晋阳府激起了轩然大波。
要知道,大部分这段时间去朱熹的书院求学的世家子弟,都是想得到朱熹或者刘珵的引荐,去晋王府任职。
这也是长期以来世家子弟求得官身的主要方式。
但是对于这样的引荐,刘珩一概不予理会。
原来刘珩心中所想的,还是他去年在金陵所提的科举改制。
此消息一出,朱熹书院中的不少世家子弟都开始用功念书,想要突击一下。
……
晋阳书院。
完颜璟上完课,与最近在书院内结交的新朋友贾子安一同向书院外走去。
贾子安出身清原县,但是他爷爷那一辈,便从清原县分家出来。
“王兄,此番科举,你真不参加?”贾之安还在劝完颜璟,“要是考中,就能去王府任职了。”
“我就不考了。”完颜璟直摇头,他堂堂女真酋长的亲孙,怎么可能去参加什么科举?
说话间,两人来到书院大门处,史密已经在门外的等着了。
“贾兄,我就先走了。”完颜璟拱拱手,跟着史密离开了。
贾之安羡慕的看了完颜璟一眼,摇摇头,回府,进书房继续挑灯夜战。
贾之安不得不加倍努力,毕竟他的文章,在晋阳书院中根本排不上号。贾之安心里清楚,这次科举,他的希望不大。
“吱呀”一声,书房的门被推开。
贾之安扭头一看,是他父亲。
“父亲。”贾之安忙起身行礼。
贾父走到贾之安身边,面色严肃,低声道:“你收拾收拾,准备回清源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