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接下来的几日,刘珩都在府上深居简出,这让京城中不少想要一睹这位少年英雄风采的人,大失所望。
可惜,宫中的庆功宴,不是谁都能参加的。
五日的时间转瞬即逝,很快就到了庆功宴。
刘珩收拾穿戴好后,和刘煜一起在晚宴的时候进入宫中。
对于大部分官员来说,能够参加宴会更多的是一种身份和地位的象征,毕竟他们只能在大殿外的院子里,吃吃饭罢了。
真正能在大殿内赴宴的,大部分都是刘煜这样的高官。
刘珩是大殿内唯一的年轻人,与刘煜坐在一起。
“诸卿!今日,朕很高兴。”刘和坐在主位上,大声道。
刘和两边,分别是太后卢氏和皇后胡氏。
“让我所喜之事,其一,就是我大汉又出了一位俊才!”
说到这里,刘和端起手中的酒杯,站了起来,高高举起道:“请诸卿都举起酒杯,为我大汉的俊才,共饮一杯!”
众人纷纷站起,表示祝贺。
一杯酒喝完,刘和兴致更足了,道:“诸卿恐怕还有所不知,刘珩非但在军事上天资卓绝,他在诗词一道上也颇有研究。前些日子,刘珩途径泰山,即兴赋诗,却是写下了千古名篇啊!”
“冯太监!”刘和喊道。
“臣在。”冯公公行礼道。
“将刘珩所作之诗,念给诸卿听听。”
“是,陛下。”冯公公领命后,开始大声诵诗,正是刘珩在泰山上作的《望岳》。
片刻功夫,诗念完,这下大殿之中众人都啧啧称奇。
刘和还真不夸张,确实是一首千古名篇。
“诸卿,你们说,朕得这样一位文武兼备的俊才,能不开心吗?”刘和朗声道。
“臣等为陛下贺!”众人又是纷纷祝贺。
刘珩心中涌起了一股不安,夸的太狠了,事出反常必有妖,刘和心中到底打的什么主意?
“诸卿,前几天刘珩刚入京时,朕召见了他,问他平定白莲教之乱,想要何封赏?”
“刘珩竟然说,挂念老司空独居晋阳不易,甘愿回乡在老司空膝下尽孝。”
“诸卿,我大汉向来以孝治天下,刘珩立大功而不邀赏,还时刻想着为老司空尽孝膝下,实在是难能可贵啊。”
“朕当然愿意成人之美,所以朕原本打算,命刘珩任并州晋阳守备,这样即可为朝廷效力,又可为祖父尽孝,岂不是两全其美?”
听着这儿,刘珩面上不动声色,暗道一声:“坏了。”
刘和说原本打算,那就是这事儿已经黄了,刘和到底什么打算,刘珩真有些看不透了。
刘珩向一旁看去,刘煜依然老神在在的坐着。
刘珩的心稍微放下一些,虽然不知道刘全和刘煜在谋划些什么,但是想来还是能为他兜兜底的。
主位上,刘和继续说道。
“朕这几日思来想去,如此贤才,就这样放走,实在可惜。”
“朕要感谢皇后啊,还是经皇后提醒,朕终于想到了两全其美之法。”
“诸卿,这也是今日的第二件喜事,相比于第一件,第二件更是让朕心中高兴啊。”
所有大臣都屏息凝神,等着刘和说第二件喜事,大家都知道,这才是刘和真正要宣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