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念及此,余浪眼睛微红,捏紧了拳头:“这个公道,我一定会为你讨回来!”
大唐虽值盛世,欺男霸女弱肉强食的事情仍不少见,何况十年后的安史之乱天下动荡,余浪默默下了决心要努力提升自己的实力和地位,于这乱世中求一份安稳。他知道穿越绝非偶然,现下他还太弱小,弱小到没有资格去探寻真相,只能当一颗棋子。
余朝然知晓内情后也不见了方才的冷模样,拍了拍余浪稚嫩的肩宽慰道:“丢东西没什么,怕的是没有拿回来的勇气!不过你眼下还太弱小,不可冲动,须知李家敢这么做,那是朝中有人呐。即使我们这次能躲过,也逃不过下次,所以我干脆舍了那一身麻烦。”
祖孙二人经历了这么一出,关系反倒紧密了几分,更像一对知心的忘年交。
余家在扬州城虽不是什么名门望族,曾也是数得上号的富户,可余朝然性子傲岸,从不屑与权贵往来,更不愿与其他商户通气坑老百姓的钱,落下了“余独活”的名头,一来二去渐渐没了朋友,这一下家道中落,连个可以投奔的对象都没有。好在虽然当时余朝然盛怒之下不愿从宅邸带一枚铜钱走,余浪还是很鸡贼地顺了二十两银子藏在怀里。
时下主要流通的货币是一种名唤“开元通宝”的方孔铜钱——名为“开元通宝”,实际却并非开元年间所铸,而是李渊在武德年间铸造发行的。银子作为贵金属在市面上还是比较稀有的,民间流通较少,主要是用于大宗货物的结算。余浪算了算,按物价八枚开元通宝能买一斗米,换算过来也就是一枚铜钱大概能买一斤半的米,一两成色一般的银子能换一千钱,二十两银子的购买力几乎相当于现代的6万人民币,不说置业,好歹能活。
两人暂时找了间客栈落脚歇了几天,随后在平安里买了间房安顿下来。平安里位置处于城内的平民区,余浪买得也并非大宅,只是几间还算轩敞的瓦房,尽管如此,还是付了有十两银子。
眼见着一大锭银子被人剪去一半,余浪觉得颇为肉疼。
余浪坐在新收拾出的书房里,咬着笔杆沉思,思考以后的出路,第一步应当是找到接引自己来到这儿的宁雪。想要找到宁雪,得先让自己站在一个比较显眼的位置,否则大海捞针毫无意义。而想在这个时代混出点名堂来,大致有三条路,一是读书入仕,二是从军入伍,三是经商致富。作为一个穿越者,无论选择哪条路都有天然优势,考科举脑海里有中晚唐时期诸多诗作打底,行卷时占先机,能给考官好印象;从军入伍,大可先去找此时还名声不显的郭子仪等人,往后立下不世功勋;经商……经商其实原本也可取巧,只是初期手里资源匮乏的情况下很难搞出名堂。
这么想了一阵,余浪的锐气反倒消磨了一些,细究起来这三条出路都是不容易的,考科举光会抄诗显然是过不了关的,经学、时务、策论什么的会被唐朝读书人吊打。更何况唐朝的科举制既不完善也不公平,考官阅卷不糊名,取进士的时候大都偏向世家子弟。经商没资源,从军没武艺,哎,难哪。
“浪儿,出来招呼客人。”余朝然带着醉意的呼喝声打断了余浪的思考。
余浪披了件袍子懒洋洋地出来,扫了一眼屋子里醉得相拥而泣的两人,忙去取了炉子上的沸水,给两人冲了解酒汤。
与余朝然对饮的是个长相颇为潇洒的书生,腰间绑着一把剑,一只酒壶,约莫三十来岁。
那书生忽而拍着桌子大声诵道:“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念完诗又淌下泪来。
余浪手里的碗“当啷”落地,碎成三瓣,解酒汤撒了一地,他声音微微有些发颤:“李、李太白?”
是了,这一年是开元28年,李白开春下了扬州,其好友孟浩然亦于当年去世,这首诗便是为纪念孟浩然所作。
情之所至,出口成诗,当世唯有诗仙李白方有这等才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