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弟 > 都市言情 > 回到过去做财阀 > 第1213章 血脉相连

第1213章 血脉相连(2 / 2)

这天,钱海岳和钱穆两个人聊了很长时间,直到中午用餐时,两人仍然在餐厅里,一边用着简单的餐点,一边聊着,聊着历史,聊着国学,当然也聊到了西洋文化与华夏文化的融合。当然,这也是新亚书院的办学目标——钱穆一心想将西洋文化融入华夏文化,办一所特殊的国学大学;而国学院则要办一个普通的国学大学。

虽然办学理念不同,但是两所学校仍然有着他们共同点,就是传承,在这片地上传承着华夏文明。

就像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一样,他们来到这里,在这里繁衍生息,他们将会在这片土地上生活下去,并且在这里传播着华夏文明。

文明将会在这里交汇融化合。

就这样,两人不知道聊了多久,在即将分别时,看着繁华的街道,钱穆感叹道:

“当年编写《国史大纲》,我以为国要亡了,想的是传承,想的是要把我们的文明传承下去让,让后代知道原来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还有着如此辉煌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后来,我们赢了,国家危亡的局面结束了,虽然……但现在,我们要做的是传播,把华夏文明在这片土地上传播下来……”

传承与传播虽然只是一字之差,但是两者的含意却是截然不同的,尤其是在那种特殊的情况之下。

“是啊,我们唐人之所以是唐人,就是因为我们的文化!”

“确实……”

将视线投向远处的海报,盯着海报看了一会,钱穆说道:

“无论我们唐人身在何处,无论相隔多远,共同的文化把我们的血脉相连,我想,这也正是我们来到这里的原因。”

其实,这同样也是的李毅安资助国学院、新亚书院的原因,为了华夏文明的在这片土地上的传承。

……

又一次,在翻看着《国史大纲》时,李毅安依然是看得津津有味,甚至动了让钱穆过来给自己讲学的想法。就这样看了一会之后,才合上手中的书,然后冲着坐在对面的林家超,笑道:

“一看书,就入迷了一些,这部《国史大纲》确实是非常适合南洋的!”

听着阁下的感叹,林家超连忙说道:

“阁下所言甚是,当年《国史大纲》发行之初,我初阅时,方才知道,我华夏文明源远流长,何等之辉煌,只有清据之后,才沦为“东亚病夫”,如此才坚定了抗战必胜的信念……”

林家超的回答,让李毅安连连点头。

尽管在另一个世界,对这部书的褒贬不一,批判过于美化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是保守主义,是传统文化的卫道士。可是他们全然不顾这部书的本意——是修给亡国之后的国人看的。

其实,在这一点上,时人是有认知的,九一八事变后,金陵就下令将中国通史作为大学必修课。为什么要作为必修课?因为当时的局势,国将不国。日本占领东北后在东北推行日式教育,学日文,摒弃中国历史,修习日本文化和日本历史,让沦陷地的人民接受日文教育。这无疑是最高程度的文化侵略。消灭一个国家,最关键的是消灭一个国家的文化。当文化没有人追随,这文化自然消亡了。

所以,他们才要通史,学使,因为一个国家的根本,就是他的历史!

“钱先生知道,作为一个史学家,他的肩上不仅仅担负着教书育人的作用,更有责任把华夏的文化留下火种。时局衰微,谁也不知道明天,明年将会是什么情况。所以,钱先生是带着一颗,写给亡国人的心,写了这部著作。而他也希望,这部著作能让人们在日本侵略者的侵略中,记得自己还是个华夏人。万一哪一天被占领,还记得自己是华夏文明的继承者,能够奋起反抗,而不是被同化,被洗脑。就像……清据时期的同胞一样,时间长了,不仅就甘为异族奴隶,甚至还会助纣为虐。”

提及这些李毅安的语气变得稍显得有些沉重,毕竟那是华夏历史上最惨痛,最黑暗的一段遭遇。

摇了摇头,将这些思绪甩出脑海,随后,李毅安又说道:

“这部写给亡国人的史书,其实才是最适合南洋的,适合作为南洋学生的知史读书,家超,你知道为什么?”

面对阁下的问题,林家超思索片刻后回答道:

“这是因为钱穆先生在编写《国史大纲》的时候,其目的是为了让后代知道原来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还有着如此辉煌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所以,重点侧重于对汉唐盛世的描写,重点关注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的优点。因为如果纵观上下五千年全是“吃人”二字的话,又有谁会想着去复国呢,又如何能激发民族的民族自豪感。”

看着点头表示赞同的阁下,林家超接着说道:

“我南洋人身在南洋,但根在唐山,与华夏血脉相连,自然应该以民族为荣,所以,这部《国史大纲》是最适合南洋的史书,它告诉我们——华夏先贤创造了如此辉煌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会理所当然的主动加强这种血脉联系,而不是淡化这种联系。”

(本章完)

最新小说: 触手怪抢了儿子对象 旧国怀中雪 傻白甜小皇帝又被佞臣以下犯上 重生后拿了宠妻剧本 穿成孤寡男主?我反手拐走主神 柠檬加盐气泡水(兄妹骨) 重生90:我把姐妹卷成学霸 逃荒种田,农门长姐养家忙 大清话事人 [综武侠] 我靠马甲建立天下第一大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