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这么多天的时间,万仞山早已想到了每一种可能,所以这会儿他不多思索,便回答道:“如果真没有人来营救,你可以装作扑腾几下,向下游漂一下,靠岸,走上来。”
其实,事发现场根本不是一个拐弯的凹型或凸型江岸,不是很适合这样的说法。万仞山这么说,实际上有着一点蛮不讲理的味道,想打模糊牌,只作理论上的分析,而把具体操作上的难度给故意忽略。
时间过去得不算太久,所以方丽婵对当时的江岸形状多少还有些印象,所以万仞山这强辞夺理,根本就没有逃过方丽婵的法眼。
但方丽婵像是和万仞山有着默契一般,并没有就这个细节提出任何不同意见。
确实,两个年轻人,在众人的眼里,是两个救人的英雄,却就这个细节展开争论的话,多半会“令世人耻笑”的。
万仞山始终不明白,在大庭广众之下,用这样的方式来试探公众的热心,是不是有些过火、或是说不妥当。如果换了一个人来“救”方丽婵的话,如果她也是紧紧地去握那人的手的话,那岂不是让人也会生出这些疑问来?
自己和方老师相识,当然不会就这个问题去再生枝节,可是别的人呢?如果他们“救”下方老师,却发现方老师居然在耍他们,那他们还会有救人一命的心理安慰吗?他们很可能就会向媒体报料……
想到这里,万仞山忽然意识到自己走进了死胡同。
因为,很显然,方丽婵已经认出了是“虞千里”充当的这个好人,而且,她多半是发现在一旁的潘映雪潘老师,认为两人的关系,似乎非同寻常,所以才通过握手的方式,向“虞千里”传达一些信息的。
而“虞千里”资质鲁钝,无法立即想明白,而是直到现在,才似乎发现了这一层意思!
万仞山不由吐了吐舌头,向方丽婵扮了个鬼脸。但嘴里却不歇着,说着“方老师”三个字,表示自己已经理解到这个层次了。
方丽婵笑了,道:“虽然后知后觉,但也不是太笨。”
因为方丽婵没有再多说别的什么,所以万仞山基本可以肯定,方老师当时的举动,自己花了那么多功夫,才算勉强猜完全。
忽然,万仞山的脸似乎抽了一下。
思考了那么多,万仞山差点儿就连他原来想问的一个疑问给忘了。
而这个疑问,是万仞山一直放在潜意识里的。
因为小事而耽搁了大事情,这样的例子发生了不止一次,这次也差点就错过当面问方老师的机会。而错过这次机会以后,也许就只能让这个疑问永远成为问号了。
这是一个只能当面问的问题。
万仞山清了清嗓子,有些怯生生地问:“方……老师,那次那个大案……三个年轻人,被生生地断了手臂的……是不是……”
“你做的”三个字,终究是说不出口。
方丽婵终于没再抚弄那杯子,而是很优雅地呷了一口茶,然后冷冷地道:“如果换一个人,如果不是警察身份的限制,可能他们已经没命了。”
听口气,被生生断去手臂这样残酷的刑罚,还是比较轻的?
也许那三个年轻人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吧。
至于是什么样的罪行,是既遂,还是未遂,防卫是不是过当,已经无从考证了。因为受重伤的那三个年轻人绝口不提将他们弄成这样的人是个什么样子,所以警方似乎也没有理由去用测谎或催眠之类的手法去破案—况且也没有人报案。而附近很大范围都没有公众摄像头监控,这是那三个年轻人选的作案地点,还是使他们断了手臂的人精心挑选的地方,就更加无从知晓了。
但万仞山既然想到了这一点,就不可能没有一点点的推理。
首先,自己知道了那个应聘是有内幕的。
其次,范嘉佳发现了自己的异样。“虞千里”给她演示了证据。
然后呢?
既然范嘉佳和方丽婵都发现了自己的异样,别人就不能发现么?
如果是一群别人用心的人,对范嘉佳采取了什么行动,或是逼迫她说出真相,那么,那些人就可以说是抓到了方丽婵的“把柄”。
而表面上看起来,方丽婵是一个年轻、不谙世事的刚参加工作的大学毕业生,又是一位美女,那么,那些别有用心的人,以此“把柄”来说事,要对她采取什么行为,是完全可能的。(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