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道在立太子一事上的强硬态度,让群臣都不敢再因为此事而继续上谏。
至于李承道对于太子的人选到底意中于谁,也只有李承道自己才明白,而下面的人只能暗暗揣测这位君主的心思。
不过到底立谁为太子,这些是需要朝中那些中枢重臣们在意的事情。
对于中下级官员来说,这些与他们都无太大干系。
自李承道登基之后,大唐逐渐富强,百姓们安居乐业。
而这样也就导致了大唐国内的犯罪率直线下降。
在一些较为发达的都城里,几乎达到了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地步。
犯罪的根本无非是利益引发的仇恨和矛盾。
如今大唐福利制度完善,百姓们大都生活富足,即便不富有也不至于多么贫困。
所以根本没必要冒着风险去犯罪。
这样的情况下,各地官府乃至于刑部都没什么事情干了。
因为没有多少案件可以处理,刑部官员们大都在修修律法,马上都快和翰林院的那帮清贵们差不多了。
因此不少人都笑称刑部郎官是“半个翰林郎”。
刑部衙门内。
一名叫做周同的郎官望着堆积如山的、需要修缮整理的各种律法,不禁长长地叹了口气,将手中的笔丢在了桌子上。
“在这样继续修律下去,我马上快要疯了!”
“咱们刑部可是务实的部门,现在这种状态和翰林院那群修史的翰林官们有什么不同?”
周同抱怨道。
听到他的话后,一名年轻郎官停下笔,抬头笑道:“还是有所不同的,翰林郎可比咱们清贵多了,人家未来是要出阁拜相的。”
听闻此言,堂内重郎官们纷纷大笑了起来。
周同翻了个白眼,然后对年轻郎官疑惑问道:“怀英你原来不也是可以入翰林的么,你科考可是双榜前五,怎么想着来咱们刑部了?”
被他称之为怀英的这名年轻郎官,乃是当朝夔州长史之子。
同时也是去年科举的双榜前五甲的大才,狄仁杰!
不论是出身还是成绩,狄仁杰入国子监深造、或是入翰林院作为预备官员熬资历都是绝对可以的。
然而这么一个前途无量的年轻人,却选择进入了六部中最不起眼的刑部,从一名七品郎官开始做起,现在已经做到了郎中的位置。
听到周同的话,狄仁杰用毛笔沾了沾墨水,淡淡笑道:
“个人志向罢了,朝中肱骨之臣众多,不缺我狄仁杰一个。
比起做清贵翰林和国子监生,我还是比较喜欢务实一些。”
此言一出,众郎官顿时对狄仁杰心生敬意,这种淡泊的志气可不是谁都能有的。
“好了,修律也是十分重要的事情,马虎不得,继续修吧。”
狄仁杰笑着说道,然后继续低头修正律册。
其余众郎官见到后纷纷收敛心思,然后开始继续修律。
过了没多久之后,在刑部堂外忽然传来一阵阵骚动,似乎有人在外哭喊。
“外面发生什么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