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是首都因素之外,更多的是学区房的缘故。
当然了,大宋的商人为了赚更多的钱。
不仅仅是开发出了学区房。
更是开发出了“学区坟”这种全新销售板块!
开封籍考生要么拥有开封户口。
要么拥有开封房产。
假如你既没有户口也没有房产,还想吃开封府的考试便宜。
那就查你家谱、查祖坟。
家谱上没这位考生的名字,祖坟墓碑上的姓名也跟报考档案上,填写的祖上三代姓名对不上,那你就完蛋了。
故而不少考生为了能够在开封府考试。
有钱的就买房。
没钱的就买祖坟。
或买同姓为宗族,或指丘垄为坟墓,百计营求,以觊一试。
别人的家谱,不用担心,塞点儿钱过去,就成了自己的家谱。
别人的祖坟,那也所无所谓,塞点儿钱过去,就成了自家的祖坟。
你就可以在开封府参加相对竞争小的考试了。
大宋不少学子为了更加容易中进士,想出来的办法总比困难多。
毕竟市场就摆在那里了。
有需求就会有买卖。
反正经历过五代十国多年的战乱。
家谱这种事。
谁又能说的清楚?
像宋煊那样无所求的,只是带了些应季水果,去看担保人表示感谢。
若是你想在冒籍上用功,还得必须有小鬼引路,然后你才有机会去给别人送钱。
否则,你连送钱,都没有门路的。
这期间官府方面,尤其是以知府晏殊挑头。
他们对于所有报名的学子都已经做完了辨别。
尤其是重点关注那些有可能冒籍的考生。
本来发解试的名额就少。
若是再来外地钻漏洞的考生,那更难取士了。
尤其是你保状上不少考生的面貌描述,都挺简单的,
大宋又没有什么单独的身份证信息,只能用担保这些来保证一些公平。
参加发解试的五人保状,还是简单些。
一旦要参加省试,五人当中必须有两人是在职官员,其中考生之间还要相互作保。
就是防止你作假,后果很严重的。
应天府的衙门已经张贴出来审核通过的名单。
供应大家查询自己是否通过审核。
宋煊倒是无所谓。
他瞧见自己的名字后,转身离开。
王珪跟在他身边充当保镖。
被人刺杀的事,王珪也是知道了。
他自是表示,正好试试新打造的双锏,还没见过血呢。
宋煊叮嘱他莫要打死,打残就行,留着他们有些用处。
到了书院内。
王洙对于宋煊越发严厉起来。
尽管努力了近两个月,可他对西昆体的了解,依旧不够好!
王洙本以为依照宋煊展现出来的诗词天赋。
对于西昆体这种,应该是手到擒来。
未曾想他进度如此慢。
简直是让他不敢相信。
为此。
王洙直接把宋煊叫到了办公室。
“宋煊,你与我说实话,这段时间,到底有没有认真读书?”
宋煊简直是叫起了冤屈。
这阵子他真的是一直都在苦读诗书。
但王洙明显不相信他的说辞:
“按照你的天赋,这点西昆体的诗词又算得了什么?”
“难不成你还想着要平时写的差,再考场上写的好那一套吗?”
对于这类天才,王洙是有过了解的。
特别是知府晏殊特别交代过了。
要注意宋煊总是想要搞那种三年不鸣,一鸣惊人的戏码。
这小子以前过的太压抑了。
总是想要出头,博得大批人的关注!
王洙对于宋煊也是十分的关心,明白他自幼家庭的缘故,形成了这种性格。
这小子从小就缺父母的关爱,想要靠着自己出人头地,然后博得众人的无限关注。
王洙当然懂这种心理。
可是他害怕宋煊扮猪吃虎习惯了。
平白浪费了自己的天赋,真的成猪了。
宋煊表现出来的诗词天赋,那真不是自己个的,只是接受了后世教育的熏陶,再加上他自己喜欢。
他又没接受过在考试当中,做诗赋这种应试教育。
考他数学题,都比考这个简单。
所以即使宋煊能写出西昆体的诗赋来。
那也是显得干涩,堆积辞藻,并不流畅。
别看甲班有好多个“科举状元”的人选,王洙对宋煊是报以极大的期望。
他的策论、经义、贴经都没有问题。
唯有诗赋这么一个短板!
不像其他人,是综合得分较高。
宋煊是最有可能代表应天书院,三年后能够博取状元的那个人。
别看王洙嘴上说着王尧臣才是下一届状元的最大竞争者,可他也是为了激励起宋煊的竞争之心。
就算宋煊平平无奇的考过解试,那又有什么用?
王洙等人对宋煊的要求是解试第一。
省试第一。
殿试也要第一!
如此好的读书种子,岂能任由他随便发挥出三分。
随便考上进士就行?
要考就得考满分。
否则就是自己这个当老师的失责,埋没了宋煊这个天才!
要被后人给唾骂。
要不是你这个当老师的不严格要求他,他岂能如此?
王洙瞧着宋煊认错态度不错,遂又站起身来:
“宋十二,不是我这个当老师的故意针对你。”
“你若是在解试里不能考个第一名,知道你要面对什么吗?”
宋煊又微微低头看着王洙,面露疑色。
王洙不得不给宋煊再次施压:
“我的那些同窗也向我打听你的事,这些年窦臭从普通的翰林学士爬到翰林学士的头头,他的学生又有多少人?”
“你如今不过是一个学子,无权无势,他们都盯着你呢!”
“若是你能在发解试里考第一,展现出自己的实力,再加上窦臭死了,那便会打消一部分人想要帮老师出力报复你的心思。”
“待到你连中三元,成为天子的门生。”
“万众瞩目之下,就算窦臭最为忠诚的那些学生,也得好好考虑一二,今后是否要继续与你为敌!”
王洙拍了拍宋煊的肩膀,叮嘱道:
“莫要懈怠,此时的解元,才是你宋十二的目标!”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