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思白就面临了这种问题,到倒数第二个桩时,他已经全靠脚底下的刀刃在刨冰位移了,而这时候路西已经一个来回差不多走完,回到了第二个桩位。
路西走完一圈捻转步,看向陈岐教练,只见陈岐教练神情严肃,目光直勾勾地看着他,点了下头:“可以。”
没有更多评价。
路西其实有点惊讶,因为在鹤城,每次步法课都是他的天下,黄斌还有其他几个教练都围在一起,用看保护动物的眼神看着他的步法连声赞叹。
没想到,到了陈岐这里,居然只是一个淡淡的“可以。”
不愧是国字号的教练,见过大世面。
“下冰休息会吗?我给小白讲讲步法。”陈岐又问。
路西本想说不用,他是那种能在冰上站着就不想去陆地的人,但是转念一想,点点头:“好,我下去歇一会。”
——
休息区,崔笑和邓畅正并肩坐着。他们早些做完了步法,崔笑等会儿还得合乐,得下来保存体力,邓畅就跟着一块儿下来了。
崔笑震惊地跟邓畅咬耳朵:“教练居然说小西做得可以!他以前都说我们做得不够流畅诶!”
邓畅看了崔笑一眼:“教练也说过我做得可以。”崔.原来只有我不流畅.一哥.笑:“……”
“不过他确实做得可以。”邓畅沉默了半秒又说。
“是。”崔笑被邓畅这么一提,注意力又回到路西身上。
看着少年那即使在花滑选手里也属于纤细的身形,普通人崔笑忍不住发出对天才的感慨:“他明明腿那么细,根本没什么肌肉,到底速度是怎么起来的啊!”
“天赋吧。”邓畅说。
话音未落,两个人都看见冰场的活板门打开,路西把刀套戴在冰刀上,快步走下来。
正常不会做两组步法就下冰,尤其是路西那种恨不得睡在冰上的性格。
邓畅想他可能是累了,需要休息,毕竟刚才跳跃课的休息时间他在跳四周。
而且路西看起来真的过于瘦了,体力可能不是很足。
正这样想着,就见路西径直朝他走了过来,以一个风风火火的架势在他边上坐了下来。
邓畅一愣,还没来得及反应,路西已经飞快凑过来,在他耳边声音很小地说:
“做捻转步的时候,你试试用大腿发力,你现在用的是腰。”
邓畅猛地一怔。
路西这是在教他步法?
他诧异地看了路西一眼,路西已经一副「我什么都没说过」的样子,飞快又坐直了,白净的耳朵尖像是因为窘迫而泛着微红,眼睛眨也不眨地望着冰场,不太自在地低声说:
“现在我不欠你了。”
第8章
邓畅愣了愣,正想说点什么,冷不丁崔笑的脑袋咻地凑过来,插空在两人之间,笑出一口灿烂的大白牙:“说什么悄悄话呢?”
“没事。”路西飞快回答。
说完,他直接站起身,头也不回,逃命似的冲到外面拿运动饮料去了。
这反应有点过激,崔笑愣了愣,想着可能小西是新来的,怕生,就又戳了戳邓畅问:“你们说什么呢?”
邓畅看了他一眼:“没事。”
崔笑:“……”
被孤立了。
这俩破小孩!
——
之后是崔笑的合乐练习时间,下礼拜他就要飞到毛熊国参加世锦赛。
世锦赛是和世青赛同等级的赛事,不过世青赛参赛的是13-19岁的青年组选手,世锦赛则是16岁以上的成年组选手。
技术优秀的小女单都会选择年龄一到就升入成年组,而男单选手大部分在升组之后才能上难度,所以虽然与世青赛是同等级别的赛事,但有成年组选手参赛的世锦赛,才能代表当前花样滑冰的顶级竞技水平,含金量和关注度都远高于世青赛。
世锦赛也是今年的最后一项世界级大赛,在非奥运年,亚洲的花滑选手主要参加的世界级赛事就是四大洲赛、大奖赛以及世锦赛。其中,四大洲赛开始最早,之后是大奖赛,大奖赛因为有很多分站,所以战线拉得很长,绵延两个月左右,大奖赛结束后是世锦赛,之后这个赛季的世界级赛事就宣告结束。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国内赛事,比如每年年底举办的全锦赛,以及在即将到来的四月会举办的全国花样滑冰冠军赛,虽然没有世界赛事那么重要,但是能够奠定选手在圈内的地位,对路西这样刚升组的新人来说,必须是要参加的。
也就是说,花滑选手的一个赛季通常是从11月到来年4月,之后的半年是休赛期。
休赛期选手除了休息外,还要排练新节目,有些人会尝试新的训练方式,有些人和本来的教练处得不和睦,会转队换教练。
另外,选手也可以参加一些小冰演,不过我国本土花样滑冰商演这块儿并没太大市场,主要原因是我国没有偶像级的明星选手。
虽然双人滑选手在冬奥会上表现很出色,但不知为什么,双人滑选手吸粉程度似乎总比单人滑选手要逊色一点,不太能独立撑起商演。
倒是海外的顶级选手偶尔来国内巡回演出,会吸引不少粉丝前去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