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节(2 / 2)

所幸,高皇帝并没有提及旧事,他只道:“宝船下南洋,听起来倒是赫赫扬扬,但你小子进了地府之后,好像也没多少外邦给你搞祭祀。”

太宗的冷汗终于收住了。他想了一想,只能讪笑:

“蛮夷畏威不怀德,可能是儿子威望不够,根基短浅,南蛮还心存侥幸。”

这句话倒是说到了根本上。太宗皇帝南海拓边,威服四野,若论功业之盛,其实未必输给汉武帝在西域的经略;甚至张弛有度,不劳民力,文治犹有胜之。但权力与威望这种东西是需要时间来沉淀转化的,

\t\t\t\t\t\t\t\t\t', '\t')('\t\t\t\t表面上的臣服与恭顺当然靠武力就能做到,但愿意在本国的国土以华夏礼仪祭祀皇帝,才表明外藩是心悦诚服的融入到了中原秩序与文明中,真正意义上的以文化之而四夷宾服,天·朝上国最为宏大高远的境界。

以这个标准衡量,自秦帝大一统之后,能真正算得上“天·朝”的也不过只有汉、唐寥寥数帝而已了。永乐朝武功赫赫,太宗皇帝也曾无限接近过天1朝上国的门槛,但接近终究只是接近,到底无力跨出最后一步;所谓万邦来朝,天下归心,终究也不过是梦幻泡影罢了。

当然,这并不能责怪太宗什么。永乐朝南征北讨,实际已经在武德上做到极限了;三宝太监威震南洋之后,大安距离成就天·朝上国的临门一脚,其实也就只差一丁点时间的积累。只要后续君主能够将武力下的中华秩序维持个数十年,外邦小国习惯成自然,当然就要深念太宗还不尽的浩大恩情,要自愿为先帝祭祀了。

那么,太宗后续的君主是谁呢?

只干了一年的胖皇帝仁宗、干了十年但保守缩边的好圣孙宣宗、以及叫门天子。

……朱老四还能说什么?

所以说气数就是气数,气数这东西没有办法的。历史上往往是孙子决定爷爷,而不是爷爷决定孙子。朱老四一生功业煌煌,怎料得子孙是那般模样?要没有叫门天子光屁股转圈丢人,永乐朝的历史评价至少还能再上一个档!

一念及此,纵使时光已逝,朱老四的心头依旧一梗,悲哀不能自已,唯有回去抽堡宗两皮带才能解气。

当然,抽堡宗并不是重点,太宗迅速领会到了高皇帝的意思:

“欧罗巴……儿子记得,欧罗巴距中土千万里之遥,素来也不在朝贡的名单上。”

有了历年的祭品,先帝们倒也还能跟上外界的风潮。高皇帝沉吟片刻,才慢慢开口:

“外邦派使者吊唁倒是常事,但在本土上大张旗鼓的祭祀中国皇帝……以过往的经验看,这样的情况不多啊。”

岂止是“不多”?根本就是寥寥可数——否则地府也不用费劲吧啦,派人上天入地的翻找旧纸堆了。实际上,以各位皇帝耳闻目睹的旧闻,在外邦中极有口碑的皇帝大致只有几位,而且原因亦各有不同,如果一一考虑,倒颇有商榷之处。恰恰可以分为三类。

“五百年前老赵家的仁宗驾崩,据说辽国皇帝就哭得肝肠寸断,还派人烧纸祭奠。”太宗掰着指头数:“老赵家官方的说法是怀念仁宗的德行,但恐怕……”

——恐怕是因为仁宗赔岁币赔得太爽快了,要多少给多少随意勒索;这样的大冤种一朝蹬腿,辽国人怎么能不撒一把热泪?

“再往上就是李二。死的时候蛮夷酋长哭得跟什么似的,其实……”

——其实也没有什么,但考虑到先前已经在南洋的话题上牵扯到了建文帝,再谈下去屁股岌岌可危,太宗决定迅速跳过李二:

“最后是汉武帝,死了几十年都有西域和东南的小国给他贡献祭品,珍物络绎不绝。老刘家享用非凡,风光了很久,还宣扬是‘天威所至,莫敢不来朝’。”

——没错,即使老刘家的文笔一向很来得,在这个问题上也只敢提“天威”,不敢提其他。因为大家都很清楚,宋仁宗唐太宗的祭祀,或许有百分之一的可能是因为什么“仁德感化”;汉武帝的特殊待遇,却百分之百是被汉使

\t\t\t\t\t\t\t\t\t', '\t')

最新小说: 蝙蝠家的快乐小狗[综英美] [综] 摩拉克斯苏醒之后 [盗墓同人] 天上掉下个娇娇蛇盗墓:张家族长的那伽蛇 野火烧不尽 帝君他明明清冷似月 不做替身后,帝国元帅嗷嗷哭 疯批孽徒心头宠,清冷仙尊逃迷宫 夫郎家的温润书生 夹遍优质男(催眠女性向np) 蔓延(人妻出轨、N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