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报恩
市集里人声鼎沸,各种吆喝声此起彼伏。
卓老三穿梭在人群中,眼睛锐利地寻找着最实惠的肉菜摊位。他凭着多年赶集的经验,很快便买到了物美价廉的猪肉和新鲜的蔬菜。
想到爹妈下地辛苦,卓老三决定今晚要让他们吃上一顿丰盛的晚餐。
卓老三一手提着肉菜,一手紧握着紫夭给的剩下的通宝,心里泛起一丝暖意。
他踏过村头的石板小桥,沿着熟悉的泥土小径,回到家中。到家,卓老三立刻动手忙碌起来。
他将猪肉切成块,放入滚烫的油锅中翻炒,肉香四溢;他又将蔬菜洗净切好,准备做几道清爽可口的小菜。厨房里烟雾缭绕,卓老三的身影在其中忙碌而有力。
晚饭时分,爹妈满身疲惫地从地里回来,推开门却闻到一股诱人的饭菜香气。他们走进屋内,只见桌上已经摆满了色香味俱全的菜肴,不由得惊讶不已。
“老三,这是怎么了?你哪来的钱买这么多菜?”母亲不解地问。
卓老三笑了笑,将自己如何帮紫夭背药,得到这十个通宝的事娓娓道来。
他讲述的语气平淡,却在不经意间流露出一丝自豪。
爹妈听着卓老三叙说如何帮人背药挣来了十个通宝,不解很快爬上了他们的眉梢。
“老三啊,”爹爹吧嗒吧嗒抽着旱烟,眼神里透露出一丝疑惑,“你背一趟药,那人给你这么多钱?这事透着些古怪,该不会是……”
母亲也显得不安起来:“对呀,老三,这世上没这么好赚的钱,人家为啥无缘无故给你这么多通宝?”言下之意,担心这钱来得不明不白。
卓老三理解爹妈的担忧,他赶紧解释:“我也觉得奇怪呢,可我问了紫夭娘子,她说这是她的一点心意,我推脱不掉,她也坚决不要回去。”
“心意?”爹爹眉头紧锁,“你确定她没什么别的要求?这钱咱们不能稀里糊涂地就收着。”
“我已经问过好几次了,紫夭娘子说只是因为我帮了她的忙,没有其他的意思。我看她神情诚恳,不像是有什么恶意。”卓老三努力让声音显得坚定,希望打消父母的顾虑。
母亲还是不放心,“这样吧,老三,这钱我们先帮你收着。以后你娶媳妇的时候再用。”
“娘,我还小,娶媳妇的事哪能轮到我。再说,哥哥们都有媒人来说亲,家里现在又……”话未说完,卓老三突然停住,似乎触及了什么敏感的话题。
屋里顿时沉寂下来,爹爹那场病让家里的积蓄几乎都花光了,还欠下了外债。娶媳妇的事确实是遥不可及。
爹爹叹息一声,自责地说:“是我拖累了你们,老大老二的婚事都耽误了……”语气中满是无力和歉疚。
这时,卓老三看着父亲那张日渐憔悴的脸,心中涌起一股决然,“爹,您别这么说。我会多干活,多赚钱。哥哥们的婚事,我也会尽力帮忙的。”
母亲看着眼前这个懂事的小儿子,不由得眼眶红润,“老三,你已经做得够多了,难为你有这份心。”
“我们是一家人嘛。”卓老三的话简单朴实,却像是夜空中最亮的星,指引着这个温暖的小家在未来的日子里共同面对困难。
卓老三不知道,他的日子正要一天天好起来。
茶老板王山河摔断了腿,先是找了望海里一个私人医馆治疗,骨接好了,走路却一瘸一拐。王山河财大气粗,又找了“栝紫珊草堂”看治,那位紫夭娘子帮王山河的腿骨重新打断,又重新接续,不知道用了什么稀奇古怪的汤药,王老板的脚竟然恢复如初,甚至他一个六旬老叟走路竟然跟小伙子一样快了。
王山河酬谢了紫夭很多银钱。
又按着记忆,找画师画下那日将自己背下山的少年的画像,让下人带了画像满大街去寻找。
“如果不是那位身板挺直的小伙子背着我下山,我恐怕早就没命,他是我救命恩人,无论如何一定要找到他。”王山河对着手下们吩咐着。
然而,数日的搜寻并没有结果,下人们失望而归,无人认出画像上的少年。
“老爷,这画上的人似乎不在市井之中,恐怕我们难以找到。”一个仆人小心翼翼地向王山河回报。
王山河叹了口气,约好了紫夭,上门复查,只能前往草堂复查先。
草堂内,紫夭一边替王山河复查腿脚,已无大碍,无意中看到王山河身上携带的画像,画中少年英挺而憨厚,紫夭一眼就认了出来。
“这是您老什么人?”紫夭好奇地问王山河。
“我的救命恩人,就是这少年将我从山上背下来的,否则任你紫夭娘子医术再高,老朽恐怕也早就在山上一命呜呼了。”
“这不是前些日子背药的那位少年,叫卓老三的吗?”栝楼也认出了卓老三。
“你们认识这少年?”王山河激动不已,“可知道他家住哪里?”
紫夭道:“我知道他家在哪里,他就住在天竹村里!”
王山河一听此言,喜出望外。
紫夭将卓老三的家庭住址告诉了王山河,王山河忙准备一份厚礼以表感谢。
“多谢姑娘指点,我定会重重答谢那位小兄弟。”王山河激动地说着,立即着手准备了一份丰厚的礼物。
不久后,王山河一行人浩浩荡荡地来到了天竹村。村民们见此阵仗都十分惊讶,纷纷猜测发生了什么事。
王山河找到了卓老三的家,见到了那个在画中见过千百遍的面孔。
“你就是那位背我下山的少年吧?我是王山河,特来向你表示感谢。”王山河热情地上前握住了卓老三的手。
卓老三有些害羞,但还是礼貌地回应:“王老爷过奖了,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事。”
王山河将带来的厚礼递给了卓老三:“这份礼物虽然不能全部表达我的感激之情,但还请你收下。”
卓老三的父母也被这一场景感动了,他们知道儿子做了一件大好事,也为他感到骄傲。